小螺蛳都被吃得飞起,为啥同为河鲜的河蚌却没人吃?不好吃,还是有毒?

现在河蚌已经和珍珠挂钩了,我们在网上能找到的河蚌基本都是用来“盲开珍珠”的,很少看到它是用来食用的。
另外,如果你喜欢河鲜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螺蛳,田螺等较小的淡水贝类,但是很少有河蚌的身影,我们餐桌上的双壳类基本是海鲜。
河蚌的个头更大,长得也快——通常一年就能长一两斤,为什么很少有人食用呢?
毫无疑问,河蚌和其它河鲜一样是可以吃的,且营养液丰富,但在中国关于吃河蚌有一些两极分化,一些地方是很喜欢吃河蚌的,而另一些地方却很不喜欢吃河蚌。

这是一碗炒河蚌肉
l同为浙江人,我们那里(浙南)就是基本不吃河蚌的,至少我从小到大都没尝试吃过,而我爱人那边(浙北)却是吃的,她们认为河蚌是很不错的河鲜,摸河蚌是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其实,我家不吃河蚌的原因挺简单的,我们觉得河蚌不太干净,我从小就被灌输河蚌身上都是寄生虫的思想,以至于我小时候都不敢在河里摸河蚌。
事实也是如此,河蚌确实有很多寄生虫,因为河蚌、螺蛳这些软体动物行动缓慢且底栖,是各种寄生虫的理想宿主。

不过,我觉得我们那边把河蚌和寄生虫挂钩的刻板印象可能与蚂蟥有关,有时候运气不好打开河蚌确实会看到小蚂蟥。
蚂蟥通常有三种,捕食性的,吸血的,还有就是吸食组织液的,在野外河蚌就是那些吸食组织液的蚂蟥的主要宿主之一,所以看到被蚂蟥寄生的河蚌很正常,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样,看到蚂蟥会头皮发麻。
当然,寄生虫并不是河蚌独有,所有软体动物都不能幸免,但是其它软体动物咋就被吃得飞起,而河蚌却如此小众呢?
这个还真的是有其它原因的,只要我们了解了河蚌的习性,就知道它也确实不适合吃。

为什么河蚌不适合吃?
河蚌是蚌科(Unionidae)的总称,有时候也称作淡水贻贝,这个科全世界都有所分布,种类繁多,相当多样化,中国是河蚌的起源地之一,已被描述的就有102种,其中小有名气的有10几种。
所有河蚌都是滤食性的,野外它们生活在流动的淡水域,这些动物用两片外壳把自己包裹起来,然后就在里面让浮游生物流过自己,并吃掉它们。
滤食的特征降低了动物的生存成本,但也限制了它们的食物来源,这导致较大的河蚌通常需要非常大的生存空间。
所以,我觉得很多地方不吃河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河蚌要凑足量来炒一碗还是比较困难的,你摸一天可能都没几个,而螺蛳随便摸摸就一水桶。

而且它们壳厚肉少,处理起来很是麻烦,一个两个拿回家很少有人会去处理来食用,以前我奶奶还在的时候,我们带回家的蚌基本是捣掉壳拿去喂鸡。
另外,据说河蚌肉也是相当难烧,一般人烧出来会特别硬,嚼都嚼不动,所以如果你那边不兴吃这东西的话,肯定大家都不太会烧,偶尔有人尝试也会因为没炒好难吃而被劝退。
其实,河蚌对生存空间需求大的特点也非常不利于养殖。
咱们国家有几种河蚌可以用来养殖珍珠,我在网上看到珍珠养殖的密度不能超过每亩1000个蚌。
这个养殖密度用来养珍珠是可以的,毕竟珍珠相对值钱啊,但是要通过养殖来提供食用的话,经济效益比较一般,毕竟人家肉不多,价格卖贵了没人买,价格便宜了就养殖亏钱。

河蚌养殖
世界最濒危的生物群体之一
如果你们那边会摸河蚌来食用的话,你一定发现了,现在要摸到一个河蚌都已经非常困难了,更别提摸到一大碗了。
不管你信不信,现在这些软体动物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生物群体之一了,大部分河蚌物种都在灭绝边缘徘徊,或者已灭绝。
所以,现在食用河蚌,特别是野生的河蚌,那是很奢侈的。
其实,这些动物群体会被推向灭绝也是有原因的,它们在繁殖上实在是太挑剔了,同时工业时代对河流破坏也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它们生存。
河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群体,这个科在2.7亿年前就出现了,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它们分布到了全球。

它们拥有斧足,可以用来移动和挖掘,但是行动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基因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河蚌通常需要借助鱼类的帮助。
为了做到这一点(让鱼帮自己传播基因),一些河蚌进化出了有趣的拟态,另外一些则学会了利用鱼的生存特点。

这两条在摆动的是河蚌肉
北美的一种河蚌——Lampsilis ovata,它们在繁殖的时候,雌性河蚌的身体伸出蚌壳后,就像是一条小鱼一样,吸引大鱼过来食用。
当大鱼准备食用的时候,河蚌会瞬间喷射出“水枪”,这些水枪携带大量它们的幼虫,这些幼虫会用它们钩状结构牢牢抓住鱼的鳃,寄生在那里并形成一个小囊肿,靠吸食鱼的组织液为生,直到足够大的时候才会脱落独自生活。

河蚌有这个喷射水枪的结构
“喷射水枪”射出幼虫这一招在河蚌界基本通用,不过不同的河蚌还有着不同的寄生过程。
有些河蚌是千辛万苦爬上河床,在河床上喷射水枪,许多鱼都会被水面的微小动静吸引,这些河蚌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两种,它们的幼虫对宿主的选择上都是不太挑剔的,而实际上许多河蚌都只会选择一种鱼寄生——因为它们的幼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只能对一种鱼完成寄生。
当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的时候,这些河蚌就会很难完成繁殖,所以灭绝是正常的。

即便是那些对宿主不挑提的,他们要完成寄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要爬上河床,然后在河床上喷射水枪,鱼会不会被吸引过来只能随缘,自己还很危险——鹬蚌相争的故事估计就是发生在繁殖季节。
总得来说,河蚌的繁殖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很明显它们在过去的几亿年里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分布到了全世界。
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河蚌的繁殖能力都非常惊人,大部分河蚌一次能排出几十万只幼虫,只要有那么几颗成功就好了。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河蚌是实际上是泛滥成灾了,特别是作为入侵物种时。

有些河蚌泛滥成灾了
不过泛滥成灾是少数,大部分是濒危状态,在工业时代,它们这种依赖其它物种的繁殖方式,即便它们繁殖能力惊人,也已经很难找到更多鱼来帮忙传播了。
除此之外,我们对河流的破坏,比如兴修水坝,河床硬化等等,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湖泊干涸或者截流等问题也十分严重,这些都不利于河蚌生存。
可以说现在的河流环境确实已经很不适合河蚌生存了,变少、灭绝是必然。
我们抛开吃不谈,河蚌其实对于河流污染的治理特别有好处,它们是滤食性的,一个污浊的水域,放两个河蚌下去,没几天就能清澈见底了。
所以保护好河蚌还是很重要的,好消息是我看到现在很多官媒都在呼吁这一点了。
宋丹丹酒店会友聚餐 与朋友有说有笑气色太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使我坚持报道的动力~.在繁华的都市中,娱乐圈的明星们时常在各种场合展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最近,备受瞩目的女演员宋丹丹成为了媒体和粉丝关注的焦点。这不是因为她的一部新电影或是一档综艺节目,而是因为一次在豪华酒店的会友聚餐。套路网2023-11-14 10:44:5300002023年全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套路网2023-05-13 10:14:260000姑娘嗓子疼从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 真没有必要用这样的标题耸人听闻
#姑娘嗓子疼从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真没有必要用这样的标题,太耸人听闻了,这是要把火锅店的生意打下来吗?过世的姑娘得的是会厌炎,而会厌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生的概率极低,同时也有网友表示他们也得过这种病但作为普通人,不必要因噎废食。日常加强自我的健康管理,巩固自身免疫力,才是正道。套路网2023-05-28 20:50:270000趁他病要他命!巴以冲突拴住美,俄猛攻乌军,我国也在南海出招了
全球风云:战争与和平的交织在全球政治舞台上,战争与和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但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格局。从乌俄冲突到巴以矛盾,再到中东危机和南海的紧张局势,这些都成为了世界政治的焦点。我们的世界,就像一个热锅上的蚂蚁,时刻都在变化、摇摆。套路网2023-10-16 19:39:490000巴菲特谈汽车行业:非常艰难
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行业可谓是相当不如意,不仅深陷价格战的泥潭,甚至不少车企因为巨额亏损已走向破产。这些其实都是广大消费者所能接收到的消息,真正给汽车行业前景致命一击的是股神巴菲特对汽车行业泼了盆冷水。套路网2023-05-13 09:49: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