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这个女人刚刚获得世界级大奖,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作者:华人星光
刚刚,一位青年女性,
代表中国拿下一世界大奖:
阿勒福赞奖。
这一奖项有多牛?
是针对杰出青年科学家的国际表彰,
两年才评选一次,每次只评选五人,
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而这次获奖的中国女性,
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该奖的科学家,
从全球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她叫付巧妹,这次她的获奖,
“暴露”了她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生……
如果把人生看做一条康庄大道,
那么付巧妹所迈出的每一步,
都走在“匪夷所思、步步惊心”的方向。
她是江西共青城人,
当年这些地方穷得慌,
男的娶不上妻,女的嫁不出去,
读书,
是付巧妹跨越穷山僻壤唯一的路。
1998年,
她以共青城市第三名的成绩,
考入九江师范学校。
毕业了当一名教师,
是亲朋眼里的“正途”,
毕竟是一般的家庭,
看得见的安稳,端得住的饭碗,
才是维持一家人生活的根本。
可付巧妹从不是循规蹈矩的人,
她的选择叫人难以理解:
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
却要去重读高二,说要考大学,
追逐更远大的梦想。
不当老师当学生,
这种想法在很多人看来,
只能说“邪了门了,魔怔了。”
何况这件事是那么的难,
因为学籍问题,
跑了好多所学校,人家都不接收。
再有,付巧妹读的师范,
和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有很大不同,
能不能考上大学也是大问题。
求了很多地方,
最终九江县一中的班主任,
答应了她入学的请求。
班主任后来说,他至今还记得,
这个孩子眼里渴求知识的眼神。

最初,付巧妹完全跟不上课程进度,
她学的极为吃力,但也尤其坚韧,
三年没碰过英语,
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记,查;
数理化大部分听不懂,
就自学高一,各种背公式;
语文作文写不好,
就规定自己每天积累素材,
每周写一篇。
各科老师回忆起来,
还记得这个腼腆却又特别好学的姑娘。
大家感慨于她进步的神速,
两个多月可以把成绩提到中上游,
却忽略了她为此付出的代价,
体重骤降20斤,
被周围同学调侃年纪大,老姑娘。
所有的辛酸往肚里咽,
因为付巧妹明白,
不甘平庸的人生背后,
一定是千锤百炼的勇往直前。
2003年,她如愿考上一本院校,
热门专业随便挑选,
什么建筑类、计算机、市场营销,
就业前景都是妥妥的。
偏偏她就不走寻常路,
读个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苍了个天,说白了不就是考古么,
既冷门又没“钱途”,
听说还要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男孩都叹又苦又累,
一个女娃子,这是让自己遭的什么罪?
可付巧妹是铁了心,
行吧,读就读,
但是怎么四年读完,
她居然放弃了保研机会!
转头去研究骨骼生物学,
这又是什么匪夷所思的魔幻操作?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
传来最新消息,
她风风火火出了国,
获得去德国一个研究所学习的机会。
在种种“逆向”选择中,
好像,她离所有人越来越远,
好像,她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没有人知道,付巧妹这次出国,
相当于是踏进了“鬼门关”。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
(简称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
世界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
这里是付巧妹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只能用胆战心惊来形容。
所谓的学习机会,仅仅就是一个机会,
能不能留下,全看自己。
德国的要求很严格,先考核半年,
看适不适合进研究所,
就算能过了最初的考核,
之后每年还要接受一次考察,
如果人家研究所不满意不续签了,
那就得收拾铺盖离开。
中国的、韩国的、德国的,
很多很多学生,
苦熬了一年,结果还是被刷掉,
他们说这哪里是研究所,
分明就是一道“鬼门关”。
而付巧妹的胆子也实在是大,
就这么一丝的渺茫机会,
她就敢奔向这残酷的未知。
到了德国她才知道,
什么叫人生至暗,
原以为这个研究所还是和骨骼打交道,
哪知道人家研究的古DNA技术,
是国际新兴的学科,
属于人类遗传学,
和付巧妹一直以来学的专业天差地别!
跨专业,
无论是文献、课题、实验方法,
全都是从零开始。
这太可怕了,
在实验室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因为别人讲的她压根就听不懂,
面对一堆操作仪器干着急,
因为她一个都不会。

但她最不会的,是退缩。
抽时间恶补人类演化知识的短板,
白天鼓捣不懂的实验,
晚上一个人接着干,
每个周五的组会,
她都会因为进度滞后感到崩溃,
第二天却又“打了鸡血”似的努力。
4个月的折磨过去,
付巧妹终于听到那一句:
你可以在研究所读博了。
她的导师斯万特·帕博,
人类古基因组学的开创者,
诺贝尔奖得主,为人严苛,
要求高的要死,
她的师兄们这样说,
只要能在实验室得到帕博的认可,
以后做任何东西都没有问题。

国际学术权威《自然》杂志,
每年都会评选“年度十大科学事件”,
但中国人的研究成果,
能入选的屈指可数,
若是哪位中国学者能上榜,
那就是登上科研巅峰,
那就是为国争了大光。
而付巧妹读博期间,作为领衔者,
完成了用古DNA技术,
解密现代人起源的重大项目,
书写多个世界第一。
且这一项目,
入选《自然》2014年度十大科学事件,
获得这一举世瞩目的殊荣,
年仅30岁的她,一战成名。
斯万特·帕博这样说:
付巧妹是我们招收过的,
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2015年底,
在美国哈佛医学院继续进修的付巧妹,
再一次逆风飞翔。
回国成为中科院古DNA实验室主任,
她刚刚32岁,
是该研究所最年轻的实验室掌门之一。
彼时,
古DNA技术国际发展如火如荼,
在国内是闻所未闻,
高校没有这个专业,
招研究生是从零开始,
组建团队是难上加难。
放着国外舒服的科研不干,
回来挑一片空白的担子,
付巧妹说,
人生最不怕的就是挑战。
培养学生,开疆拓土,
带着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梦之队,
付巧妹要让世界看到这一领域中,
属于中国人的力量。
2016年,
她们首次将亚洲人群,
纳入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版图,
直接改写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历史。
2017年,
她们完成了中国地区乃至整个东亚,
最古老人类的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
2018年,
付巧妹团队完成了,
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大熊猫的基因测序。
2020年,
第一次正式发表中国史前基因组研究,
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类遗传、
演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信息,
为解答中国人“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等问题,
提供了有趣的答案。
世界顶尖科刊《科学》评论:
这是前所未有而又必不可少的研究。
在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领域,
中国也因为这支快速崛起的“梦之队”,
短短的五年里,
从跟跑者、并行者,
直到跨入世界领跑者的方阵!
这一切荣耀,
离不开付巧妹的努力,
曾经在人生道路,
她是真的没少折腾:
师范毕业重读高中,
大学放弃保研,考硕士换专业,
上了硕士又跨专业……
做出种种艰难而意想不到的选择,
浇灌了血汗的花朵,
直到此时此刻最绚丽的绽放,
她一波三折、步步惊心的科研,
也终于结出光耀中华的累累硕果。
看到这里,许多人会以为,
付巧妹,
肯定是个一心扑在工作的“女汉子”。
意想不到吧,
她居然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在她刚回国筹备实验室,
正是忙到飞起的时候,
孩子们相继出生,
谁能想到,科研领域叱咤风云、
威名赫赫的付巧妹,
竟是个“宝妈”呢。
有人问,工作那么忙,
你哪有时间顾上家庭和孩子。
她说自有妙招,比如早起晚睡,
自己一般早上6点起床,
晚上哄孩子睡觉后继续工作,
一般要干到十一二点。
再比如,随时随地办公,
不管是火车上、飞机上,
还是开会的间隙,
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
就会进入工作状态,
对她而言,哪儿都是办公室。

拼命折腾,换来璀璨人生,
2020年,
她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2023年6月19日,
她被授予,
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
官媒这样介绍:
付巧妹,
作为国际古遗传学领域领军科学家之一,
在本次“阿勒福赞奖”的评选中,
得以从全球25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付巧妹就是以这一句激励自己,
不断折腾, 不断奋进,
在年仅40岁的年纪铸成牛掰人生,
站在了世界大奖舞台,
站在了人类科研的尖端。
国之未来在青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xíng),
青年强则中国强,
青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
祝福付巧妹!
探索不止,激扬人生,
为国争光,逐梦远方,
愿她的奋斗人生可以激励更多人,
愿她在科研的天空,
带领中国团队飞得更高,
创更多辉煌!
在巴赫穆特死磕,又与俄军有矛盾,“瓦格纳”的战场定位考验俄罗斯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章节柳玉鹏任重】编者的话:前不久,俄罗斯“瓦格纳”私营军事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发布视频抱怨得不到足够弹药,并威胁要从巴赫穆特撤军,这再次引发外界对该集团的关注。那么,“瓦格纳”集团的作战人员在巴赫穆特攻防战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个神秘的军事集团在整个俄乌冲突中发挥了哪些关键作用?这支装备精良、人员作战经验丰富的军事力量后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转型呢?套路网2023-05-12 16:49:070000演员起诉网游虚拟形象“撞脸”?法院:侵害肖像权
演员杨某在知名电影中饰演了大众喜爱的角色,一网络公司在游戏中未经授权制作并使用与电影中杨某肖像高度近似的虚拟形象,为其游戏产品进行宣传。信息技术迭代更新,使用虚拟形象再现他人影视角色,是否侵害肖像权?0001突发爆燃,2死6伤!这份用气安全须知请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据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应急局报告:2023年12月13日16时53分,辽中区北五路程达加气站,一辆7座小型客车在加气过程中爆燃。目前已经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6名伤者第一时间送至医院,目前正在全力救治。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汽车加气站是易燃易爆场所如不注意安全细节很容易引发危险套路网2023-12-15 01:52:310000刷屏的刀郎新歌,是“复仇爽文”就能概括的吗?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俗”这个概念,在刀郎身上幻化出万般色彩。文|肖浑将近二十年后,刀郎以及刀郎的歌,再次成为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刀郎这次出圈的,主要是新专辑里的两首歌,《罗刹海市》和《颠倒歌》。因为风格犀利、讽刺意味浓,有好事者对歌词作了逐句分析,解读出了如何骂人不带脏字,如何巧妙有趣复仇的意思。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封面套路网2023-07-28 12:35: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