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钉子户”唐尚珺:高考15次,拒绝上海交大,这一次他终于想通了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选拔,值得我们用力去追,去拼搏,但高考,却不是唯一的人生选择。有梦固然美好,但真正的勇者,是一边追梦,一边修正,不轻言放弃,也不因为执念而猛撞南墙。富书作者:问心浅笑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最近,被高考分数带上热搜的,除了各大高分状元,还有各类“职业高考生”。
比如已经参加了十五次高考的唐尚珺。
自6月24日始,网上便开始猜测起他的成绩来,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说他考了664分。迫不得已下,他发视频辟谣,说自己的成绩不是664,也不是564,具体是多少,等录取再说。

同时,唐尚珺表示,不管今年是否能考上清华,这都是最后一次参加高考。

早在2016年,纪录片《高十》播出后,唐尚珺便走进大众的视野,每一次高考,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只是,年过35,复读15年,他曾有无数个“上岸”的机会,但最终都选择了放弃,人们也不再执迷于他身上的“励志”光环,尤其是在他2022年拒绝了上海交通大学后,对于他复读的目的亦产生了质疑:
多次复读,究竟是为了圆梦,还是另一种发家之路?

出生于1988年,来自农村家庭,唐尚珺的身上,有着一代人特有的标记:时代快速飞转的年轮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追梦的能力。
唐尚珺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
虽然唐尚珺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但并没有被过于娇惯,农忙的时候,他同样会随着父母上山干活,从除草到杀虫,他都做得不错。

同时,忙碌辛苦的生活,也让他坚定了学习的念头,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改变命运。
所以唐尚珺对于学习一直都很努力,2002年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便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上思二中,这是县城最好的中学,坐在前往学校的大巴车上,唐尚珺的内心充满希望。
只可惜,唐尚珺很快便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挫败:乡下的教育资源本就落后,对应生出的学习方法,更难适应县城学校的节奏。
初二开始,唐尚珺便逐步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初三的时候,他已经站在了班级的末尾。
也许是心理压力太大,在临近中考的时候,唐尚珺出现了头晕、恍惚等症状,中考的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差。
看着颇不理想的成绩,很早以前便种植在唐尚珺心中的大学梦,让他无法就此认命,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复读一年。
这一次,唐尚珺的努力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的成绩进步很大,并且在一年后,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钦州二中。这同样是当地最好的高中之一。

此时,唐尚珺已经是家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了,大家把祝福和夸赞之词,都毫无保留地放在唐尚珺的身上,让唐尚珺也飘飘然起来,仿佛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之门。
然而,在人才济济的钦州二中,唐尚珺并非拔尖,再加上学习方法的不合时宜,他的成绩也不“好看”。
高中三年的时间过得很快,2009年,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唐尚珺便进入了高考的大门,结果同样让人备受打击——372分,三本线都够不上。
唐尚珺放弃填志愿,却没有放弃高考,他决定沿用初三时期的“复读模式”来提高成绩。

但这次,唐尚珺的决定和父母的意见并没有统一。经济的拮据、现实的考量,父母希望唐尚珺去读技校,学习一技之长,然后结婚、生子,走进普通却有序的人生轨迹。
思来想去,唐尚珺便假意听从父母的建议,踏上了前往南宁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的路,然而,他在学校只待了半天,便办好退学手续,重新回到钦州二中,继续复读。

彼时,唐尚珺斗志昂扬,他相信通过复读,他一定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学,然后改变命运。
任谁也没有想到,当时的一个决定,竟然影响了自己十五年的岁月。
人生就是如此,看上去稀松平常的一个十字路口,多年后回头看,才发现,它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走向。


后来的梦,参杂了沉没成本的进退两难
开始复读后的唐尚珺发现,不管是从课业的复杂程度,还是面临的压力程度,初三的复读经验并不能复制到高三复读中。
2010年,第二次高考,唐尚珺考了405分,依然没有达到二本线。
2011年,第三次高考,唐尚珺考了475分,刚够二本线;
2012年,第四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05分,依然在二本线上;
2013年,第五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37分,终于过了一本线。
但是因为填报志愿失误,唐尚珺并没有被一本学校录取,很多老师劝他选一个“王牌”二本学校去读,但已复读多年的唐尚珺,已经很难接受自己只能读一个二本这样的结果了。
甚至,因为年复一年的成绩增长,他的心中有了更大的梦想:清华大学。
那年,唐尚珺拿着一张车票,跟随着各地新生的脚步,来到清华大学,看着那里的教学楼、图书馆,看着来来往往的清华学子,恍若入梦。
清华,似乎离自己并不遥远。
从北京回来后,唐尚珺继续复读,因为此时,在家人的眼中,他已经从技校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所以唐尚珺在复读的同时,还要给自己打造一个“社会人设”:在电子厂上班,月入1600元。
而现实中,他则要一边复读,一边要为自己的生活费想办法。
这种情况下,唐尚珺遇到了初中同学何汉立,此时,何汉立已经参加工作,进入广西电视纪录片部。

已经读了八年高中的唐尚珺,在何汉立眼中是不可多得的“好题材”,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唐尚珺终于答应拍摄纪录片。
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毕业”的唐尚珺第一次回到老家,看着家人因为他参加工作而做出了一系列对生活放松的改变,很是不安。
面对母亲、家人对他的担心和不解,他总是低头沉默着。

最后,他对自己的梦想产生了怀疑:“我现在都怀疑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

复读多年,唐尚珺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他的梦想,需要比其他的复读生,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他要一边复读,一边打工;他还要应对家人对他结婚生子的期盼。

然而,纵然艰辛,他还是在2014年的高考中,再次打破自己以往的记录,考了563分,并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
如果没有执念,唐尚珺接受这一结果,这个故事看似也十分圆满。但这一年高考,另一个人的成绩,激发了唐尚珺的清华梦:
和唐尚珺同在钦州二中复读的“高考疯子”吴善柳在多次复读后,一举拿下钦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一年,吴善柳已经32岁。
仿佛是无边海洋中亮起的一座灯塔,唐尚珺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既然已经复读这么多年,成绩也提升了这么多,那就再加把劲。
虽然这个梦,他很难宣之于口,甚至在纪录片《高十》中,他还说自己的梦想是中科大。

但受到鼓舞的唐尚珺,心中有着压抑不住的澎湃,他再次选择复读。
2015年,第七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67分,被吉林大学录取;
2016年,第八次高考,唐尚珺考了60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

这又是一次突破,所有的人都劝唐尚珺去读,唐尚珺也动摇了。

唐尚珺觉得这个结果,可以给父母一个交代,也终于鼓起勇气告诉父母,这些年自己一直都在复读,只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大学。
可惜,天不遂人意,唐尚珺的父亲却在此时被查出癌症晚期。
在何汉立的帮助下,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一趟北京,留在相机中的照片,大家面带微笑、眼含希望,一切看上去都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但尘埃落定后,唐尚珺没有去中国政法大学报到。为了父亲的医药费,他转身去了可以获得高额奖金的学校继续复读。

再拼一拼,说不定,真的就考上清华了呢?
就这样,沉没成本的不断增加,让唐尚珺的大学梦不再简单,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也让他时不时便怀疑自己的坚持,到底是否正确。
然而,不管心中有多少疑虑,对于唐尚珺来说,去看世界,考大学似乎依然是最“简单”的一条路。


高考15次,他终于想通了
就像是踏上了一条迷雾茫茫的路,谎言和不适应,已经成了他和家庭、社会的隔阂:
父亲直到去世,都以为唐尚珺在读政法大学,亲人则多方打探,以确定唐尚珺是否真的在读政法大学;
唐尚珺也想过放弃复读,他曾尝试去打工,但仅仅一个暑假便放弃了,他无法适应“被使唤”的日子。

但继续复读的他,同样发现,六百分不是坎,它更像一座高山,跨越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还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
2017年,第九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50分;2018年,第十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99分,被广西大学录取;2019年,第十一次高考,唐尚珺考了626分,被重庆大学录取;2020年,第十二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82分;2021年,第十三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84分,被广西大学录取;2022年,第十四次高考,唐尚珺考了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同样的,唐尚珺再次拒绝报到,只是这一次,负面舆论扑面而来。
很多人都觉得唐尚珺的复读,只是一场打着“梦想”幌子的牟利,高昂的复读奖金,便足以让他“发家致富”。

虽然也有人站出来,替唐尚珺解释,不去上海交通大学报到是因为专业不理想,但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大家对于唐尚珺的“讨伐”一波接着一波。
唐尚珺却恍若未闻,继续备战下一年的高考。
也许是因为心中有了笃定,把这一年高考当作是这十几年的一个终点,唐尚珺似乎很平和。
这次高考后,他在社交平台简简单单说:“是离开的时候了——永远的18岁!”

在大家都为高考分数紧张的时候,他却回到老家,用心陪家人过端午;

甚至,在他的辟谣视频下,大家纷纷劝他抓住这波流量的时候,他依然听从本心,避开大家拿他的成绩说事情。


然后踏上了暑假兼职的道路。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次的高考,会让唐尚珺的梦落在何方,但却可以看出,心之安处,唐尚珺已经找到了,这一次他终于想通了,不再执着于清华大学。
这便是人生之幸。
诚然,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选拔,值得我们用力去追,去拼搏,但高考,却不是唯一的人生选择。
有梦固然美好,但真正的勇者,是一边追梦,一边修正,不轻言放弃,也不因为执念而猛撞南墙。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把梦想变成一种执念,这样才不会让梦想失去原本的意义。
通往罗马的道理不止一条,人生的美好,便在于多种选择的存在,只要心中有光,不管你今朝何岁,身处何地,都可以梦为马,期待未来。
作者简介:问心浅笑,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为什么网上和实体店的茶叶价格相差如此之大?
#大有学问#同一种茶,为什么网上的价格很便宜,而实体价格很贵呢?为什么网上和实体店的茶叶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套路网2023-04-17 14:31:580000哦豁!雷丁汽车进入破产重整
哦豁!曾一度风光的造车新势力雷丁汽车集团申请破产重整了!5月5日,山东潍坊市昌乐县法院挂出“破产审查案件”消息。雷丁汽车是国内一家自主研发电动汽车品牌,以生产销售老头乐低速电动车起家,2016年至2018年曾连续三年蝉联低速电动车销量冠军。套路网2023-05-08 15:53:390000作家叶三在北京暴雨中指责政府,称网友为贱民,关于她的3点思考
最近,在杜苏芮余波横扫京津冀之即,有一位海归女作家叶三发表言论,对国家防洪抗灾举措冷嘲热讽,还骂网友为贱民。一时间,叶三迅速走红网络,迎来了全网口诛笔伐,遭到全网抵制。她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言论?7月30日,在京津冀暴雨之前,国家发出京津冀特大暴雨预警,暴雨来临之前国家发布防洪抗灾通告,这本是国家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正当举措,却引来了叶三的诸多出言不逊,甚至攻击。套路网2023-08-05 16:27:26000419岁重庆少女120元卖到山村,陪老光棍睡猪圈17年,父亲竟然这样做
文案:大川责任编辑:科普观ScienceView1995年,四川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村里38岁的老光棍倪天国,竟然娶到了一个貌美如花的19岁女大学生当媳妇儿。要知道的是,这个老光棍可是以好吃懒惰出名。也正是因此,十里八村才没人敢给他牵线搭桥介绍媳妇儿,一晃38年过去,他仍是光棍一条。倪天国与漂亮媳妇儿套路网2023-07-26 16:48:460000实探“安庆母女三人溺亡”事发地:当事人住所距事发现场仅约1公里,邻居称常见她独自在外照看孩子
极目新闻记者沈外近日,安徽安庆岳西县天堂镇女子王某某将两女儿与自己缠缚后投河,母女三人均溺亡。17日,王某某所住小区的一名邻居介绍,王某某性格很好,常见她独自在外照看孩子,偶尔能见到男方带孩子。极目新闻记者多方了解到,王某某是岳西县头陀镇人,2020年她与丈夫储某全离婚后仍在一起生活,住在岳西县天仙河路附近某小区内。两人在岳西县城一所学校的北门开了一家眼镜店,店面所在位置距离小区不到1公里。套路网2023-05-18 11:03: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