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济南市东梁王一村遗址发现战国至清代墓葬
为配合基本建设,2022年9月至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遗址,位于历城区鲍山街道东梁王一村南侧,西邻梁王河,为河旁台地。

此次发掘位于遗址南部,地层堆积简单,上部为约0.2米的耕土层,其下为0.4米左右的浅灰褐色近现代扰土层,再下为黄褐色黏土生土层。清理墓葬均开口在生土层上,共计45座,时代自战国晚期延续至清代,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80余件(组),主要有陶罐、陶壶、瓷罐、瓷灯、铜镜、铜钱等。
1.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

13座,主要分布在发掘区西部,其中土坑竖穴墓7座、砖椁墓3座、瓮棺墓3座。

(1)土坑竖穴墓,规模较小,墓圹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多数四周设有生土二层台,部分设有壁龛(多在西南角)。填土多为黄褐色花土,部分土质较硬、似经夯打、但夯窝及夯层不明显。多有葬具1棺,个别无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北为主、个别向西。随葬品多为陶罐1件,置壁龛内或墓底北端;个别随葬有陶纺轮或铜铃,置棺内人骨周围。


(2)砖椁墓,与土坑竖穴墓规模相近,墓圹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墓底用青砖砌筑椁室。一般先设铺地砖(个别无),再砌椁壁,从板灰痕迹推测原多有木质盖板。铺地砖有横向对缝平铺、横向错缝平铺两种形式;椁壁有顺向单砖错缝平砌、顺向侧立砖错缝贴砌两种形式。所用青砖规模较大,长48~52、宽16~18、厚6厘米。M37墓壁东南角设一壁龛。可辨者均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北,未见棺痕。随葬品很少,M30出土1件铜带钩,位于人骨左肩处;M37出土1件陶罐,置壁龛内。


(3)瓮棺墓,墓圹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大多很浅。均为单人葬,头向北,葬具用两陶瓮对接而成。部分人骨保存较好,可辨仰身屈肢1具。未见随葬品。
2.西汉晚期至新莽墓葬
6座,分布在发掘区东部,土坑竖穴墓1座、砖椁墓4座、砖室墓1座。
(1)土坑竖穴墓(M10),仅出少量人骨和4枚大泉五十。
(2)砖椁墓,长方形,直壁、平底,墓底用青砖砌筑椁室。铺地砖主要为“人”字形平铺,个别立砖对缝纵砌;椁壁有单砖“之”字形贴砌、单砖对缝或错缝平砌、侧立砖“之”字形丁砌等形式。所用青砖规模较小,一面有手指划痕,一般长34、宽14、厚4厘米左右。可辨者2座单人葬、1座双人合葬,仰身直肢,头向北。1座可辨棺痕。随葬品很少,主要为陶壶、铜镜、铜钱(M8见大泉五十)。

(3)砖室墓(M20),整体平面形状近“刀”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形制简单,似为一带墓道的砖椁墓。墓道向南,直壁,底为台阶加斜坡式。墓门外残存侧立砖纵砌封门墙。铺地砖侧立砖对缝纵砌;墓壁仅存北壁,基本为顺向对缝平砌。因破坏严重,未见葬具。墓门内外填土中分别发现1头骨和若干肢骨。随葬品有陶壶3、大泉五十铜钱1、铜镜1,位于墓门内侧填土中。
3.东汉晚期墓葬
1座(M44),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单室砖室墓。破坏严重,整体平面长方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短墓道向西,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墓门外残存封门墙,侧立砖横向错缝垒砌。墓室长方形,东半部被破坏,铺地砖西部横向错缝平铺、中部纵向平铺;墓壁单砖顺向错缝平砌。填土内发现零星绿釉红陶盘残片和铜钱。
4.唐代墓葬
3座,零散分布,土坑竖穴墓2座、砖椁墓1座。
土坑竖穴墓,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M17未见葬具、人骨,仅发现2件铜带具。M29未见葬具,人骨1具、仰身直肢、头向南,墓底东南角发现陶罐和白瓷碗各1件。
砖椁墓(M6),仅存底部,平面呈梯形,未见铺地砖,四壁下部单砖顺向错缝平砌、其上残存部分丁砖。南壁东端一砖砌壁龛,平面呈五边形。人骨2具,未见葬具,随葬品仅1白瓷碗。

5.宋元墓葬
仅1座(M13),位于中北部,土洞墓,墓室南部被M15打破。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道向南,平面近梯形,直壁平底。墓门拱形,外设封门砖墙,斜向平砌、每层方向相反。墓室平面近圆角梯形,直壁平底,顶部坍塌。未见葬具,人骨仅存下肢骨。随葬品仅见1枚铜钱。
6.清代墓葬
6座,主要位于东北部,其中土坑竖穴墓1座、砖椁墓4座、土洞墓1座。
(1)土坑竖穴墓(M42),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未见葬具和人骨,随葬品仅见铁削1和铜钱1枚。
(2)砖椁墓。形制相近,1座残。墓圹平面近长方形,直壁平底。双椁室东西并列,共用一隔墙。无铺地砖,椁壁单砖顺向错缝平砌,M4东壁和隔墙为顺砖与丁砖交替平砌、不甚规律,单层侧立砖纵向券顶。各墓两椁室南壁均设一壁龛(M4东壁亦设一壁龛),隔墙中部一过洞。其中M3南壁壁龛为仿木结构垂花门式。双人或三人合葬,葬具一棺或无葬具。随葬品为瓷罐、瓷灯、铜簪、铜钱等。


(3)土洞墓(M45),整体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道向北,平面梯形,直壁平底。墓门及墓顶坍塌,未见封门设施。墓室平面近梯形,直壁平底。葬具2棺,棺内人骨各1具,仰身直肢,头向南。随葬品有瓷罐1件、铜钱2组。
东梁王一村遗址此次发掘的墓葬虽然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但延续时间较长,丰富了济南地区战国至清代的墓葬资料,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现的战国时期砖椁墓,与2020年度发掘的砖椁墓形制、随葬品一致,应是目前国内发现较少、时代较早的砖椁墓。
此外,东梁王一村遗址东北约500米存在一战国时期的梁王古城,此次战国晚期墓葬墓主人应为城内居民。这次发现为研究战国晚期齐文化区域特征、齐国边邑状况、齐国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作者:房振 刘秀玲 朱桐
(作者单位:济南市考古研究院)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应对台风“卡努” 辽宁丹东停止海上渔业生产及短途客船运输
受台风“卡努”的影响,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昨天(10日)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丹东全市54座水库、53座小型水电站,已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巡查。同时,当地相关部门组织海上作业人员和2400多艘渔船回港避风,关闭滨海浴场、涉水旅游景点和山沟、沿河的农家乐,观光游船及短途客船运输也已停航。来源:央视新闻套路网2023-08-11 17:08:300000突发!广西发生惨烈车祸,5死15伤惨不忍睹,目击者透露更多内幕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报道一则突发新闻,来自广西的一起惨烈车祸。据目击者透露,这是一场令人心碎的事件,导致5人死亡、15人受伤!让我们一起进入事发现场,揭开更多内幕!这场悲剧发生在广西梧州的高速公路上。一位林哥先生在当天凌晨2点左右路过事发地点,第一时间发现了残骸遍地、车辆严重变形的惨状。就在他赶紧报警求助的同时,救援人员也接到了紧急的任务。他们迅速到达现场,展开了紧急救援的行动。套路网2023-09-29 11:59:080000中央最新10大穷省份排名出炉:西藏倒数第1,青海倒数第2
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前沿,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价值。近日,中央确定了最新的10大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在这份榜单中,西藏与青海分列倒数第一和第二,而内蒙古的排名出人意料,位列第四。这些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诸多困难,但同样有其无法替代的价值与潜力。本文将详细剖析这些地区的情况,以及如何转危为机,走出困境。论点一:穷省份的现状与挑战套路网2023-09-05 09:13:4700026文物志|这床琴被选为国礼,究竟有何妙处
高山流水觅知音。最近,山东省档案馆展出的一床诸城古琴,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它的来历可不一般,其名为“至诚之音”,同款古琴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作为国礼赠与俄罗斯。那么,这床琴何以被选为国礼,究竟有何妙处?制作者、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承人茅毅将其概括为“形美、音美和意美”。套路网2023-07-29 11:33: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