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遂营 | 武威:“天马”西来的传奇古城
20世纪6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城北的一座古墓里发掘出土了一匹小巧玲珑、造型独特的青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长尾飘举,右后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上。人们把它形象地命名为“铜奔马”或“马踏飞燕”。不久之后,原国家旅游局(现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把铜奔马确立为中国旅游形象标志。从此,武威这座城市便因铜奔马而驰名中外。
20世纪60年代末,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铜奔马
铜奔马的出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猜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疑问,比如:这匹造型独特的马是不是就是曾经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天马”?“天马”原产于西域,如果作为重要作战和运输工具的“天马”成为墓葬品原型,是否意味着武威这座城市在古代与西域有过战争和文化交流?今天,武威是大西北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城市。然而,铜奔马在武威的出土,是不是意味着古时候的武威是一座至关重要的丝路古城呢?
其实,人们的猜测是有道理的。在汉唐时期,武威确实是丝路重镇,在内地与西域往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人的“天马”情结
与武威的崛起
在机枪、大炮、坦克发明以前的冷兵器时代,战马在战争中既是有力的武器,又是骑乘的重要工具,是否拥有高质量的战马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败。
秦汉时期,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匈奴。匈奴人凭借优质的骑兵,经常侵扰秦汉北部的边境,对内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要想战胜匈奴,内地也必须同样拥有优良的战马,组成强大的骑兵部队。
然而,与匈奴的马匹相比,内地土生土长的马有三个明显的弱点:一是身躯矮小,耐力不强;二是四肢较短,速度不快;三是耐旱性差,皮毛不厚。北方草原的马整天在辽阔的草原奔跑驰骋,膘肥体壮、身材高大,又快又灵活。同时,草原马从小就适应了寒冷的气候,马毛又长又厚,适宜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作战。而内地气温较为温和,内地的马到了北方,还没开战往往就会被冻伤甚至冻死,双方的胜负可想而知。
在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北部匈奴骑兵经常突破关中北部的萧关,或沿着河西走廊侵扰关中地区。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州)。次年冬天,即公元前200年,冒顿又亲率40万骑兵进攻晋阳(今山西太原),汉高祖冒雪亲率32万大军迎战。汉高祖率领的主要是步兵,骑兵部队是少数,加上汉高祖轻敌冒进,所以汉高祖率领的先头部队被匈奴骑兵分割包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时间长达七天七夜。这段惨痛的战役后来被称为“白登之围”或“平城之围”。当时,汉高祖身边的谋臣陈平献计,用重金向冒顿的皇后单于阏氏行贿,希望冒顿对汉高祖网开一面,汉高祖才得以脱险。此后,为求边境和平,汉匈和亲连续数年,汉高祖把汉朝公主嫁给冒顿单于,每年还要奉送大量的金、絮、缯、酒、米等给匈奴,匈奴才答应不再侵扰汉边。
“白登之围”是汉朝后来帝王的隐痛,也让他们认识到发展骑兵部队的重要性。于是,怎么想方设法引进良种马,改良中原马的品种,就成为汉代帝王最关心的一件事。在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汉朝就特别注重发展养马事业。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尤其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其用心也最为良苦。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曾经告诉汉武帝说,他在西域见到了十分高大雄健的草原马,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天马”。此后,“天马”成为汉朝君臣都熟悉的一个词语,而得到来自西域的“天马”也成了汉武帝的一大心愿。
“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曾从敦煌附近得到一匹野马,高大雄健,汉武帝异常兴奋,认为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天马”。过了不久,西域的乌孙国(位于今伊犁河与伊塞克湖一带)向汉武帝又献来了几匹宝马,比敦煌马更加高大雄健。汉武帝一见大喜,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天马”。没想到,数年之后,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远征大宛(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获取了大宛马数十匹。这数十匹大宛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汗血宝马。这种马高速疾跑时,肩膀位置会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红色汗水,因此得名。汉武帝一见到汗血宝马,为之血脉贲张,正式将其命名为“天马”,并作了一首诗歌: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汉武帝把得到大宛汗血马看作降服四夷,带来和平与安宁的美好象征。从此,“天马”的称呼就与大宛的汗血宝马对应了。大量汗血宝马的引入,大大改良了中原马的品质,使战马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适应了深入北方、西北方的草原、大漠等苦寒地区作战的需要。
十六国时期墓葬壁画彩绘中的“天马”,
于甘肃酒泉丁家闸出土
而武威则是“天马”西来的咽喉要道。从区位上看,武威位于河西走廊的入口处,交通和军事地位异常重要。所谓河西走廊,指甘肃省祁连山与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它的长度大约有1000公里,宽度从数公里到近200公里,是一个长条形的狭长平原地带。因为形似走廊,又地处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走廊”。对于中西交通而言,这个地带十分重要。无论从内地到西域,还是从西域的任何地方进入中原,两侧的高山、沙漠,普通人根本无法逾越。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河西走廊安全地进出内地和西域。而武威就位于河西走廊的东南部,是从西域通往中原,或者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精心准备之后,汉武帝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他数次派出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领强大的汉朝骑兵,深入草原地区,伺机与匈奴骑兵决战。其中,攻占武威所在的河西走廊的战争是由骠骑将军霍去病主导的。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率万骑出陇右,大破匈奴,越过焉耆山(位于今武威山丹县东南),猛追千余里,俘虏了浑邪王的王子,取得了一场大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记载,得到胜利的消息后,汉武帝异常高兴,专门在长安为霍去病盖了一处豪宅,要赏赐给他,没想到霍去病却推辞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匈奴还没有消灭,我哪里有心思经营家室呀。如此豪言壮语令汉武帝十分感动,而且这句话成了激励后来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励志名言。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霍去病又引兵出陇右、北地,过居延泽,进至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最终,浑邪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领四万部众,投降了汉朝。至此,河西走廊,连同武威所在的地区,就都成了汉王朝直接统辖的范围。汉朝在河西走廊正式设立的“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中,就包括武威郡,可以说,武威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汉武帝深厚的“天马”情结,对当时和后代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整个汉朝社会由此逐渐形成了“天马”崇拜现象。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国力一度衰弱,北方匈奴的势力又有所抬头,人们更加怀念当年汉武帝时期强势的国力。所以,马崇拜文化在民间盛行,“天马”被奉若神明。而在整天与铁马金戈相伴的武将那里,“天马”更被敬奉为“马祖神”。他们希望“马祖神”能够保佑他们抵御外寇,成就功名。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在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其原型就是汉武帝生前深爱的大宛汗血宝马。出土铜奔马墓葬的墓主人姓张,生前曾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武将。他曾经四次被册封为“将军”,任过武威郡的郡守。这位张将军对武威所面临的复杂军事形势、他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以及他时刻面对的危险当然心知肚明。一方面出于祈求武威平安的心理,另一方面出于祈求自己仕途顺利的需要,这位将军生前就一直虔诚地供奉着这尊特意按照汉武帝生前深爱的大宛汗血宝马形态铸造的青铜“马祖神”。去世后,他的子孙也把这尊“马祖神”作为这位将军的陪葬品埋入地下,希望这位将军的灵魂也能得到“马祖神”的护佑。
从武威到凉州:
盛唐的丝路重镇
今天,当我们谈到中国大都市的时候,除了首都北京,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上海、广州和深圳,它们都以庞大的经济体量、完善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及超大的人口规模成为中国城市中的佼佼者。而在盛唐时期,能够和都城长安(今西安)相提并论的城市会是哪些?东都洛阳应该算一座。此外呢?答案或许出乎读者意料,还有河西走廊的武威。
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广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开元年间的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唐玄宗与京城长安一位高僧叶法善一起到大街上观灯。只见花灯闪烁,璀璨异常,长安城仿佛成了一座不夜城。唐玄宗感到十分得意,对自己治理下大唐都城的繁华也颇感自豪。这个时候,陪伴在身边的叶法善却对唐玄宗说,长安的元宵灯节固然辉煌无比,然而,就在今夜,大唐西部的一座城市的灯会,也丝毫不亚于长安呀!唐玄宗一听,很有兴趣,就向叶法善打听这座西部城市到底是哪一座,它的灯会又是什么样子。叶法善说,这座城市的名字皇上也不陌生,就是西凉府。叶法善说的西凉府在哪里呢?其实就是武威。
前面我们说过,汉武帝时期,设立了武威郡。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武威曾经做过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几个割据政权的都城。到了唐朝时期,考虑到武威在“丝绸之路”交通和安定大西北的重要性,武威郡升格为“凉州”。为什么叫“凉州”呢?史书记载,这个地方“土地寒凉”,又位于我国的西部,因此俗称“西凉”或“西凉府”。到了唐玄宗时期,武威又成为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实际上成为唐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武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在整个大西北都是相当优越的。武威的南边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边是山地和戈壁、荒滩,在古代人走马行的条件下,在走廊以外行走极其困难。特别是驼载货物的商队,要在走廊外部通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反观走廊内部,凉州的自然地势沿祁连山由南向北依次下降,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了河流、湖泊和一个个绿洲,使凉州水草丰美,既适宜发展畜牧业,又适宜发展农业,是一个宜牧宜农,适宜人居的好地方。秦汉时期,凉州曾经是月氏、羌、匈奴等游牧民族牧马放羊之地。匈奴丢掉河西走廊之后,感到十分痛心。有一支流传在匈奴中的歌谣这样说: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西河旧事》
焉支山在武威西边,是祁连山的支脉。因山中生长一种红蓝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当地妇女用来描眉涂唇,所以,又叫“胭脂山”。这支歌谣的意思是说,丢失了焉支山,匈奴妇女将无法用胭脂打扮自己;而丢失了祁连山下的武威,六畜(牛、马、羊、豕、鸡、犬)将不能得到繁衍生息。可见,武威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因为武威自古就是牧马之地,所以,这里盛产良马。百姓善于骑射,民风剽悍,作战勇猛。东晋十六国时期,曾经在这里牧养了200万匹马,在武威的民间就流传这样一句歌谣“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就是指武威的精骑兵常能横行天下,很少遇到对手。到了盛唐时期,武威仍然是国家最大的良马养殖基地,朝廷专门在这里设置了8个监所,养马达到30万匹,可见其规模之大。所以,汉唐之际的武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和平时期的武威是丝路贸易的枢纽。武威扼河西走廊东部的入口,当“丝绸之路”畅通时,这里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贸易的中心。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往往从中原地区集中到这里,再由商人转运到西域;而西域的奇珍异宝,也往往先集中到武威,再由商人转运到内地,不少西域客商在凉州从事转手贸易,很多胡人就在武威居住了下来。
第二,战乱时期的武威是丝路贸易的终点。西晋以后,中原进入战乱时期,在河西地区曾经建立过5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这5个割据势力除了西凉之外,全部都曾以武威为都城,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河西继续保持着与西域的贸易往来。不过,由于中原陷入割据战争,从西域来的商旅、使者,往往以武威为终点,难以进入中原。这样,就更加促进了武威的发展,武威逐渐成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舞台。
这就意味着,在汉唐时期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无论和平或是战乱,武威总能得到“丝绸之路”贸易的滋养。在丝绸之路的滋养下,武威城市的发展也异常迅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外商人云集。武威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大都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武威市雷台出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队(部分)
叶法善所说的西凉府就是武威。唐玄宗听到叶法善如此赞美武威,越发对这座城市感兴趣了,只是很遗憾不能亲眼目睹武威元宵灯会的盛况。叶法善一听,却说:“皇上,您不用遗憾,我有办法送皇上亲眼去看看。”于是,就让唐玄宗闭上双眼,施展法术,将唐玄宗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凉州府。到了西凉府上空,唐玄宗睁开眼睛,向下一看,果然大吃一惊:只见凉州府灯火通明,绵延十里,大街上车马骈阗,人头攒动,其繁华情景真好似都城长安。
很明显,《太平广记》里的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唐玄宗并没有到过武威,叶法善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法术。不过,身为皇帝,唐玄宗不可能对他治下的西凉府一无所知;同时,这个故事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它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武威在盛唐时期作为一座丝路重镇的繁荣程度。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曾经两次沿着“丝绸之路”到西北就职,每次都要经过河西走廊,驻留武威。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第二次出塞途经武威,曾经留下一首诗: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节选
岑参在这首诗里说,盛唐时期的凉州(即武威城)规模宏大,已经达到了“七里十万家”的状态。如果按照一个家庭5口人计算,那么,武威城内可能居住着50万左右的人口。而且,有大量来自西域的胡人生活在这里,有一半的胡人都善于弹奏琵琶。岑参给我们展示了这座西北重镇的繁华的同时,也说明了它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重地。
《凉州词》与
《霓裳羽衣曲》:
繁荣武威的文化见证
喜欢唐诗的朋友们会注意到,在众多唐诗作品中,有一类特殊的诗歌被当时人称为《凉州词》。这类诗歌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浓郁边塞风味,二是以歌颂凉州(即武威)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凉州这个边塞古城的风貌。王之涣、王翰、张籍等人都写过《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这是唐朝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人用黄河、孤城、羌笛、玉门关等意象,烘托出了凉州这块苍凉的土地不同于中原的特色,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至今还被广为传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这是王翰的《凉州词》,在诗中,王翰描述了将士们畅饮美酒的场景:将士们围坐在一起,举起了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乐队奏起了琵琶,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着将士们举杯痛饮,气氛顿时沸腾起来。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有些醉意了。有人想放下夜光杯,这时候,只听得座中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频繁,又有几人曾回来呢!”诗人用“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战马”“醉卧沙场”等词语,营造了美妙而又神秘的宴饮氛围,激越向上又不乏伤感,充满艺术感染力,使这首诗成为盛唐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唐朝诗人张籍还有一组《凉州词》,其中一首写道: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
—— 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诗中的“白练”是白色熟绢,这里泛指丝绸。“安西”是指唐朝在我国新疆地区设立的安西都护或安西节度使。“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描写了长长的驼队拖着中原地区的丝绸经过河西走廊的武威,走向遥远西域的情景。
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的诗歌还有不少,这些诗歌都是描写武威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殊的题材呢?
一是因为唐朝建立后,在武威设立凉州都督府和河西节度使,武威成为唐朝在西北的行政中枢和军事机关所在地,担负着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保卫大西北安全的重任。唐朝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文臣武将,诸如杨恭仁、郭元振、崔希逸、王忠嗣、哥舒翰等,都曾在武威担任过都督、节度使等职务;东西方往来的使者、商人、僧侣、文人出塞入幕,都要留驻武威。
二则由于唐代往来于中原与西北的许多杰出诗人,如岑参、王之涣、王翰、高适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写出了许多以凉州为载体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也充分说明了武威在唐朝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和特别。而武威对唐朝文化的贡献还不止这些。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很有名,这首诗歌深情演绎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缠绵绯恻的爱情故事,其中说道: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一方面写到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的情景,“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接着又说“渔阳鼙鼓动地来”。渔阳就在今天的北京附近,这句诗是说当年驻守渔阳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消息传到长安,正在和杨贵妃一块欣赏《霓裳羽衣曲》的唐玄宗一下子惊呆了。由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很广,所以后来,《霓裳羽衣曲》就被理解成了亡国之音。那么,这部《霓裳羽衣曲》是怎么来的,它真的有那么大的过错吗?
关于《霓裳羽衣曲》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我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霓裳羽衣曲》原为天竺《婆罗门曲》,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武威,与武威当地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套曲。开元初年,杨敬述出任河西节度使,驻守武威。此时,这首曲子已经在武威流行多年,他自己也非常喜欢。他知道唐玄宗酷爱音乐,精通音律,所以就把此曲作为礼物献给了唐玄宗。由于旋律优美、场面宏大,这首曲子深受唐玄宗喜爱,很快成为宫廷乐舞曲。天宝十三载(754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唐玄宗对这首曲子进行再创作,并把这套曲子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由他和同样精通乐舞的杨贵妃组织梨园子弟和宫中俳人排演,最终成为宫廷最受欢迎的乐舞曲《霓裳羽衣曲》。所以,《霓裳羽衣曲》本身是艺术价值极高的曲目,错的是唐玄宗太沉迷于乐舞,沉迷于和杨贵妃的缠绵爱情,因而造成朝政腐败,导致了安禄山叛乱的爆发。
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西凉伎》中,我们还发现了武威贡献给长安的另一份文化厚礼。诗中描述道:
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粱前致辞。
——白居易《西凉伎》节选
白居易的这首诗给我们描述了他亲眼所见的两位来自中亚的紫髯深目的西域人表演的狮子舞的场景。这种表演被称为“西凉伎”,是来自于武威的一种民间表演技巧。其表演形式是先表演“百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杂技,其中有吐火、吞刀、角抵、踩高跷等各种杂耍表演;也有歌舞表演或各种逗笑说唱的俳优、小丑表演。重头戏则是狮子舞,由两位戴着面具的胡人挑逗“金度眼睛银帖齿”的假狮子,使之窜蹦跳跃,形象逼真,让人眼花缭乱。狮子是外来物种,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而西域人善于用假面人和假狮子共舞来表演节目,后来,这种舞狮表演传入了武威,唐朝时,又从武威进入了长安,成为长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白居易有幸亲眼见到了这种表演,并记录了下来。
直到今天,武威等河西地区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还要办社火,而社火的重头戏仍然是舞狮表演,而这里的狮子仍然是“金度眼睛银帖齿”,保留着白居易《西凉伎》诗歌中狮子的形态,跟南方流行的狮子舞表演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充分说明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结语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城市的发展也是这样。由于“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武威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汉唐时期,武威迅速崛起,成为西北地区的重镇。到了唐代,无论从城市规模、城市地位,还是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而言,武威都要超过兰州、银川和西宁等西北城市,用一个现代词语说是“具备了先发优势”,成为大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都市,可谓繁华至极。武威城市的繁华,不仅为唐代社会贡献了《凉州词》《霓裳羽衣曲》《西凉伎》等文化瑰宝,也为城市自身留下了铜奔马等珍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到了今天,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武威也在充分挖掘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优势,重新焕发出丝路古城的青春与活力。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本文刊载于《传记文学》2021年第4期
2023中国百强城市:深圳第三,广州第四,肇庆黑马崛起
中国2023年百强城市榜单揭晓,深圳新晋跃升至全国第三,广州稳居第四,肇庆则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逆袭之势。这三座城市,各具特色,魅力独特,让我们深入探索,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魅力所在。深圳,这座华夏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榜单第三的排名,宣示了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以其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和卓越的成就,书写了一部生动而精彩的城市崛起史。套路网2023-07-20 17:06:450001男子报警92万元现金厕所遗失,提供的“现金照”疑似网图,骗警察也骗女友
“那种袋子能提多少现金,提那么多不会像你那样提的很轻松。如果那是钱的话你不会那么不在意。我们公安机关严重怀疑你可能在骗我们!”警察的一番话让报警人解某“做贼心虚”。近日,湖北武汉的一男子报警称,自己的92万现金在上厕所时被盗,并给民警提供了相关“证据”。可民警调查后发现,这起“现金丢失案”简直漏洞百出,并得出了很大可能是报假案的结论。套路网2023-05-21 06:43:560000山东一女子租房不成竟发私密照片诱惑男房东,房东抗拒被持刀威胁
(以下为原视频可在线播放)租房纠纷案例引发的思考:平衡租客与房东权益的法律责任与尊重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发生了一起引发全网关注的租房纠纷案件,涉及一名女租客向男房东发送裸照并进行性骚扰的行为。这一事件引发了网络上广泛的讨论,因为涉及租客和房东之间的权益平衡和法律责任。在这个事件中,我们需要明确租客和房东在租房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要强调平等、尊重和合作的基础。套路网2023-09-20 12:04:050000人过七十才知道,跟兄弟姐妹断交,是毫无意义的
贺知章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外出做官。八十多岁的时候,他告老还乡,写下:“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原来,一个人不管离开家乡多久,仍旧念家;并且家乡的山山水水,仍旧是老样子,唤起无尽的美好回忆。中年时,大家难免有利益冲突,还得在孝顺父母的事情上,互相埋怨,因而矛盾难以调和。六十多岁的时候,心里憋一口气,反正你不低头,我是不会主动求你的。布衣粗食682023-07-28 13:02:000000互殴,还是正当防卫?金华警方通报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5月7日15时许,浙江金华一男子苏某,在某路段倒车时和徐某发生口角冲突,万万没想到,徐某竟跑到附近餐馆,拿出两把菜刀追砍苏某一方!视频显示,持刀男子下手很重,有一人已经被他砍得满头是血,持刀男子依旧没有放过对方,持刀疯狂追赶,7人厮打、你来我往,乱成一团。套路网2023-05-10 12:50: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