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5

“中国好书”《至味中国》幕后:编辑像医生,做书如科研

套路网2023-05-26 06:10:230

今年4月,《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以下简称《至味中国》)一书,获评“2022年度中国好书”。消息传来,该书责任编辑、河南科技出版社编辑冯俊杰有些意外。

5月23日,冯俊杰参加过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表彰大会后,又像往常一样,埋头做起了书。

为一字查遍工具书,编书稿就像医生开处方

冯俊杰,有20多年人文社科类图书编辑经验,也是一名出版质检专家。外表温和沉稳的他,做起书来特别“较真儿”,对书有着一如既往的“严苛”。不论作者名气大小,在他眼中没有区别。

“编辑给作者提意见这是很正常的,高明的作者反而是担心编辑提不出意见来。”冯俊杰说,做编辑就像当医生,“书稿送过来之后,就像医生看病一样,该怎么查证就怎么查证,该怎么检查就怎么检查,要能诊断出书稿的缺点,开具正确处方。”

2021年6月,《至味中国》作者王仁湘提前3个月交稿。冯俊杰负责后半部分书稿的审读。读罢初稿,冯俊杰“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感”,古今饮食习俗案例,作者娓娓道来,令人遐想。

不过,书中大量的文献引用,意味着编校工作并不轻松。

“所有引文必须查证,这既是对作者和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编辑生涯负责。”他手边向来存有一般编辑难以具备的工具书:四个版本的《辞海》《词源》、电子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可检索版《二十五史》以及《资治通鉴》。

编辑《至味中国》书稿时,引文出处、所述史实、词语释义、生僻字读音······每一处、每一字,他都不厌其烦对照工具书过一遍。

书稿引用《史记·五宗世家》的史实来论证观点,说这中山王‘为人乐酒好肉’,可见一点不假。而冯俊杰没有轻信,查了一下中华书局版的《史记》,结果发现原文是‘乐酒好内’,内与肉,形虽相近,意思却大异,一指美色,一指肉食。“这样所引文献就不能说明观点了。”他向作者提出修改建议,并得到采纳。

有现成文献可查阅的引文还好,而有的引用篇目没有独立成书,在网上呈现的或是转引的,或是生僻字用问号或错字代替,比如《秦中岁时记》《酌中志》《四时宝镜》《岁时杂记》等内容,冯俊杰就登录权威网站进一步检索搜寻,对照着竖排繁体的影印文献,一一核实。

有的书名有误,有的人名不准确,有的历史事实有出入,冯俊杰不厌其烦,逐项列出来,核查知识,纠正谬误,规范表达。

“7·20”那天沉浸书稿,全然不知雨势已大

不只是文献核对,编辑《至味中国》书稿过程中,他发现有些内容设置不是很合理,也都一一提出修改意见:

有些章节考古场面描写太细,他认为没必要,建议“本书是运用考古成果讲述饮食文化,游离于这个主题的内容得割舍”。

有些内容文言文太多,引用《黄帝内经》或孙思邈的论述,他都建议“变成浅易的白话文,便于读者理解”。在“孔子的饮食思想”章节中,原先内容是零散地提到孔子关于饮食的二十余条守则,他建议“对这些守则分分类,文言部分可不要,直接讲白话文”,最后形成“不吃变质的饭食”“酒虽可多量,但不可狂饮致醉”等18条通俗易懂的“吃饭规矩”。

回忆起当时的状态,冯俊杰说:“那是快也快不得,慢也慢不得。”一来是项目推得紧,容不得耽搁;但编校工作又很繁琐,每一条引文都得核实,“有时候一个知识点就需要来回查证,很熬人,一天只能看四五页书稿,最多超不过10页,想快也快不了”。

冯俊杰还记得,2021年7月20日,自己正专心研究书稿中“食案万象”的内容。

“这一章很有意思,讲的是食案,也就是餐桌、筵席、盘案等饮食设施。用作者的话说,餐桌虽小,却是四方远近滋味的荟萃之所,也是传统饮食文化接续的见证。”冯俊杰说,这一章引用古代文献尤为多,有的缺少解释,读起来并不轻松。

那天下午,他完全沉浸在书稿中,专心核查古书资料,全然没有注意到外面已经大雨倾盆,直到办公室两次停电,不得已中断工作,冯俊杰起身走到窗边,这才发现周围积水已经很深。

下班匆匆赶回家时,冯俊杰还不忘带走厚厚一沓书稿。“当时街上积水较多,漫过了电动车的半个轮子,骑不动我就推着走。”所幸,他家距离单位较近,家里也有一套工具书:四个版本的《辞海》,电子版《二十五史》《中国大百科全书》,还能继续审稿。

历时3个月,冯俊杰梳理出一份列有40多条修改建议的审稿意见,交付作者。经过修改,作者又发来第二稿。后来,为确保书籍质量,冯俊杰利用春节假期把全部书稿校对一遍。

“不管牺牲多少节假日,付出多大精力,我们把需要核查的内容全都查一遍,把不妥的内容整合妥当,心里就有谱了。”冯俊杰说。

做书如同做科研,获奖不是目标,出好书才是目的

一本书要想拥有持久生命力,离不开“挑剔”编辑的精心打磨。这种“严苛”劲儿,从冯俊杰从业之初一直就有。

2001年,28岁的冯俊杰来到中州古籍出版社做校对,接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校对《西域通史》,这是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的第一本,主编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余太山。

凭借过硬的文字功底、对历史的钻研喜好和坐得住的耐心,冯俊杰一下子从书中挑选出多处不足,让余太山直呼意外,还以为挑他错的是从业多年的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为表示感谢,他还专门在前言中写道:“中州古籍出版社的耿相新、康华、冯俊杰等同志为编辑本书做了大量工作,使本书的质量明显提高。”

做社科类图书时间久了,对于需要查哪些资料、不同古书版本价值如何等,他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谈及编辑心得,冯俊杰说:“做书,就是要不厌其烦、不怕麻烦,这是一以贯之的工作准则。”

在人文社科类图书策划方面,冯俊杰也有着自己的视角。他曾策划出版一套中国院士世家丛书,记载了一代国学大师钱穆、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钱伟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哲学大师冯友兰、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著名水声工程学家杨士莪等一门三院士、一门两院士的世家风范,展示了中国耕读传家、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也曾参与策划编辑《中原文化记忆丛书》《记忆中原丛书》等图书,记录、传播中原文化。

冯俊杰享受做书的过程,“能收获新知、传播新知,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从《至味中国》中,冯俊杰看到了包含辩证法的饮食文化,看到了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饮食文化的精髓、生产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生活的逻辑。

他从书中读懂了:人类有了饮食活动,人世间才有了烟火气,社会才充满生机。“一日三餐”,看上去习以为常,仔细琢磨却大有讲究,吃什么、怎么吃,关乎着食材生产、食具演进、食礼传承,映照着社会变迁、人类进步、文明革新。

《至味中国》获评“中国好书”,让冯俊杰有些意外。

冯俊杰很认同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的一句话:“获奖不是目的,做科学工作才是目的。”在他看来,做书如同科研,不能把获奖当作目标,把书做好才是目的,“我编辑出版这本书,是因为社会在这方面有需求,我想搭这个桥,把这些文化知识向社会传播,不能本末倒置。”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文 赵墨波/图

见习编辑 芦一帆 编辑 杨阳

校对 黎川红

审核 田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