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8

古特雷斯向全球交底,中国两大邻国或更改国名,联合国已等待通知

套路网2023-09-16 12:03:510

2023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金砖峰会上向全球交底,即将开展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如此一来,印度再次成为“入常”的热门。

不过此事暂且不提,就目前而言国际社会更为关注的是印度更改国名的事。有人担忧,一旦印度改名,那素来与印度不和的巴基斯坦或将更名为印度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两大邻国或同时更改国名。

而且根据古特雷斯的发言人后续表示,联合国已经在等待相关通知,在印度完成正式更名程序后将会通知联合国,届时联合国就将启动对会员国的更名程序。

印度为何会想要更改国名?其意义和目的又在哪里呢?

印度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之一,与中国更是有着上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何如今的印度要更改国名呢?

9月5日,《今日印度》、《经济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发布报道称,莫迪即将在印度议会上提出将印度国名更改为“巴拉特(Bharat)”,此后迅速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

印度网友评论截图

在世界各国看来,“印度”这个名字已经叫了几百年,现在突然要改名多少都有些不太习惯。而且一旦国名更改,在与印度进行国际交往时,都将迎来一些改变。

这就让许多人疑惑,为何好好的印度要改名呢?实际上这并非是印度第一次要求改名了。

早在2020年,就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要将印度国名修改为“巴拉特”或“印度斯坦”。

理由则是“巴拉特”这个名称更符合印度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要求,且“India”这个名称本身就是外国加到印度头上的一个名称,如今理应更改。

但最终,印度最高法院以印度宪法已经规定国名为“印度”为由,宣布驳回了申请人的诉求。

2016年印度最高法院拒绝“改名”的报道

本以为此事仅仅是惊鸿掠影,但没想到在民间却引起了更广泛的讨论,印度一部分民众开始要求印度议会修改宪法,并将国名更改为“巴拉特”。

到本次印媒报道前,已经由民间上升到官方。

印度阿萨姆邦首席部长等多位印度人民党领导人,已经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发声,对印度更名为“巴拉特”表示支持。

那这个“巴拉特”到底有何意义,值得印度这么多人要求更改国名呢?

“巴拉特”这个词最早源自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Bharat”一词可以翻译成“婆罗多”,也可以直接音译为“巴拉特”。

相比于“印度”,这个词的历史更为悠久。

巴拉特(Bharat)这个国名,也早就被写进了印度宪法,印度宪法第一条截图。

在梵语中,“巴拉特”的意思是“寻找光明和知识的人”,看上去比印度也更具有美好的寓意,这也是为何印度人对“巴拉特”一词情有独钟的原因。

再反观“印度”这个国名,本身就是外国人对印度人的称呼。

最早则起源自三千多年前,当时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古文明时,就将这里称为“Hindu”,音译过来就是“印度”。

随后又经过雅利安人的传播,“Hindu”一词被传到欧洲地区并且不断发生变化,最终演变成了“India”。

中国古籍中,有将印度称为身毒的

早在中国先秦时期,“Hindu”一词就随着贸易传入中国,当时中国将其音译为“身毒”,到了隋唐时期虽然称印度为“天竺”,但依然是“Hindu”一词的音译。

英国东印度公司

18世纪后时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早已有了“India”这个称呼,所以从那时起印度就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但实际上如今的印度人,基本都是早期入侵的雅利安人后代,所以印度人普遍称呼自己为“巴拉特”。

将充满殖民意味的“印度”,更换为带有本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巴拉特”,至少在许多印度人的心中,是更符合当今印度的国情的。

印度国内经常使用“Bharat”一词称呼印度。

事实也证明,印度政府也一直在为此做出努力。

2023年G20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在即,印度作为轮值主席国在会前发出了晚宴邀请函。

而邀请函上赫然已经没有了“India”的字样,取而代之的则是“Bharat”。

随即印度执政党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邀请函照片中,同样出现“巴拉特总理”字样。

不仅如此,G20峰会主会场的现场布置中,也同样不乏“巴拉特”字样的标志。

印度G20领导人峰会菜单落款“巴拉特”总统
印度人民党发言人:印度总理莫迪“prime minister of Bharat”

从总统到总理,再到G20峰会会场,不断有“巴拉特”字样传出,这就让外界充满了猜测。

然而,即便印度上下对更改国名已经聚集了一股不小的力量,这件事依旧面临重重阻碍。

这种阻碍主要来源于印度国内。

首先是印度反对党,他们认为“印度”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深入人心,要让人们重新建立起对“巴拉特”的认同,则有些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目前印度人口中有大约2亿穆斯林,他们所信奉的宗教与“巴拉特”所代表的印度教之间是格格不入的,因而他们也成为反对更改国名的主力。

再者,印度更改国名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压力。

其他国家暂且不提,作为印度的邻邦,素来与印度存在多种争端的巴基斯坦,就有人对此产生担忧:

一旦印度改名成功,那巴基斯坦可能会更名为印度。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上来看,巴基斯坦更名为印度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印度一再强调的民族觉醒,指的是雅利安人民族的觉醒,“巴拉特”也是古代雅利安人的君主。

而真正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如今却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

其次,正如前文所说,三千多年前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文明时,就已经将这里称为“Hindu”。

随后他们一路向东迁移到如今的恒河流域,才将“Hindu”一词带到了这里。而这个词也随着古代的战争传到了世界各地,才有了如今的“India”。

正如上文提到的,印度曾经面临的历史问题,在巴基斯坦同样存在。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通过印度洋来到南亚次大陆,并很快建立了自身最大的一块殖民地,由此开始印度进入了长达两个世纪的被殖民时代,这里的印度也包含巴基斯坦

印度独立时,英国殖民者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这才有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对立。

印巴分治,前往新生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徒难民

然而在这背后,巴基斯坦同样有着民族复兴的需要,再加上巴基斯坦才是古印度文明的真正继承者,故而对“印度”这个国名有着更深的感情。

所以就以上条件来说,印度媒体和公众对巴基斯坦可能更名为印度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事实上,巴基斯坦真的在认真考虑这件事。

就在印度传出更名为“巴拉特”后不久,就有一个名为“南亚指数”的社交媒体账号提出将巴基斯坦更名为印度,随后巴基斯坦媒体也开始讨论更名为“印度”的可能性。

讨论到最后,甚至广大网友还提出了后续的一些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比如巴基斯坦更名为“印度”后,阿富汗可以更名为“巴基斯坦”等。

9月12日,由印度更名而引起的巴基斯坦更名讨论热潮,最终得到了来自巴基斯坦官方的回应。

这天上午巴基斯坦总统府发言人公开表示,如果印度正式宣布更名为“巴拉特”,那巴基斯坦将立即更名为“印度”。

在巴基斯坦人的心中,自己才是真正继承了印度传统与文化的继承人,而且改名后的巴基斯坦将获得更多便利之处。

首先对巴基斯坦国内来说,“印度”一词对国民更有号召力,能够激发更加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从对外的影响上看,“印度”的国名显然比“巴基斯坦”更有影响力,更名后的巴基斯坦必将引来国际上更多的关注,甚至会影响到巴基斯坦目前的外交形势。

印度(右)和巴基斯坦(左)国旗

但总体来说,印度更名还未成定局,巴基斯坦也只能耐心等待。

事实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更名事件在世界上并不算没有先例,且随后都引发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在现在的国际社会形成过程中,就有多个国家提出过要更改自己的国名或者首都等重要名称,其中有些是更改成功的,有的则以失败告终。

仅进入21世纪以来,就有三个国家提出过要更名。

第一个就是韩国首都汉城更名为首尔。

2005年时,韩国正式宣布将汉城的中文名改成首尔,并要求中国不要再使用“汉城”这一称呼。

其实当时国际上对韩国首都的叫法统一都音译为首尔,只有中国对首尔的称谓一直沿用着意译叫法“汉城”。

当时韩国将汉城更名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这座城市能够更加国际化,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韩国一直在谋求“去汉语化”,以实现文化上的独立。

基于此,韩国在将汉城更名后还特别通知了中国。

汉城更名事件,最后也没有给中国带来什么不便,中国一贯尊重世界各国的选择,这也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十三年过后,2018年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布了一条名为《白罗斯,而不是白俄罗斯》的文章,白俄罗斯希望中国更改对其官方译名。

这篇文章随后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反响。

白俄罗的这一要求,主要是想让中国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之间能够做出更好的区分,同时也极力抹去国名中有关13世纪蒙古带来的一些痕迹。

但是这一次,中国却拒绝了白俄罗斯的要求。

众所周知,白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素来良好,更是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国家。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更改对白俄罗斯的称谓,将对后续两国的交流产生诸多不便之处。

故而中国最终拒绝了白俄罗斯的要求,目前在中国对其的官方称谓中,仍然使用的是白俄罗斯。

距今最近的国家更名事件,就是2020年时荷兰更名为尼德兰了。

当时荷兰给出的说法是,为了重塑国际形象,原来的“荷兰”一词将变为“尼德兰”,并且发布了最新的国家标识。

在荷兰境内,有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两个省级单位。而在历史上曾代表整个荷兰的就是尼德兰王国,用两个省的名称来代指整个国家的确有些不妥。

不过这次的改名事件虽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中国却依然没有取消“荷兰”这一中文用法,在所有外交文件和新闻媒体的表述中,依旧称其为“荷兰”。

综合以上来说,中国在应对外国改名时做出的选择是各有不同的。那这次印度更改国名,我国又是什么态度呢?

一个国家更改国名,完全是这个国家的内政,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本次印度更改国名也同样适用。

但如果因为印度更名,影响到印度与国际社会的交往,那便不属于这一范畴。

印度更名为“巴拉特”,然而在婆罗多教义中就存在一种大婆罗多主义。

大婆罗多主义主张的领土,包括如今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以及中国西藏的一部分,是带有明显侵略意图的极端民族主义。

如果印度更名成功,并且附带有大婆罗多主义,那就必须引起中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等国的警惕。

婆罗门(Brahman)是婆罗门教中的最高种姓。

再反观巴基斯坦更改国名,其存在一个前提,即印度已经更名成功,所以最终巴基斯坦能否更名还要看印度的进度。

就目前来看,莫迪或许可能在9月18日-22日的印度特别议会上提出此事,至于最终结果会怎样,目前还尚未可知。

对中国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重要的邻邦,我们需要客观分析这一切背后的因果,正确识别印度更改国名的动机和意图,尽早规避风险,维护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作为有责任心和影响力的大国,中国需要承担起维护区域国际关系的责任,积极对话沟通,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各种问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