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拿铁效应:长大后贫穷的孩子,跟母亲的三个习惯关系很大
看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对夫妻,每天外出时,都会喝一杯拿铁,多年未间断。
一个理财师,对夫妻的行为进行深度分析。
每天两杯拿铁,费用就是70元,三十年累积起来,是七十多万......
这些钱,可以买一套房子、一辆车了。
作家大卫·巴赫对此,进行点评:“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
这就是有名的“拿铁效应”。
作为一个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管理模式,比较普遍。顺理成章,母亲就成了教育孩子的主力,孩子长大之后,能变成什么样子,从母亲身上,能够发现端倪。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母亲都很有远见,而是把自己的陋习,一步一步传承给了孩子。
当我们埋怨家里的年轻人吃光用光,还透支的时候,更应该想到,如何做母亲。
以下三个习惯,见证了“拿铁效应”,母亲们要读懂,并且尽快改正。
01
“买买买”的习惯,对孩子有求必应。
很多女人,负责家庭里的采购任务,稍有不慎,就会超标支出。
尤其是网购流行起来之后,一些女人就什么都往购物车里放,坐等活动开始,然后清空购物车。
花钱的方式改变了,但是赚钱的难度也增加了,家庭的收入不见得增加了。对比之下,家庭会因为购买太频繁,消耗经济能力。
母亲什么都会买,自然不会少了孩子的那一份。
也有一些母亲认为,孩子想要的,买下来就好了,否则别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没有,就是丢了面子,会让孩子很自卑。
看过小区里的一对婆媳。
孩子很喜欢小店里的泡泡玩具。婆婆说:“我回家,给你做一个。”
儿媳马上就不乐意了,认为婆婆太抠门了:“去买一个吧,又不是很贵。”
一路上,儿媳还埋怨婆婆太小气了。
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母亲都会放在心上,想办法去得到;或者孩子没有想到的东西,母亲认为不错,也会买下来,哄着孩子去喜欢。
至于,买下来之后,能够有什么用处,母亲没有考虑过。
另外,母亲也没有想过,如何培养孩子去得到喜欢的东西。比方说,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作为70后的我,从小在农村,很多玩具都是自己做了。芭蕉叶可以做毽子;竹竿可以做弓箭;树杈可以做弹弓;废旧铁丝可以变成铁环;小石头打磨一番,就是棋子......
孩子想买了,母亲都会答应。当孩子长大了,想买什么,母亲也会答应,因而花钱就很无序了,人的欲望也因此膨胀。
02
“扔扔扔”的习惯,对旧物不屑一顾。
家的空间就那么大,不可能把一切都存放在里面。
因而,很多母亲,养成了“扔东西”的习惯。这一点,和老一辈的人的习惯相反。老人们,习惯了“什么都不舍得扔”。
我们知道“断舍离”的思维,但是没有领悟其真谛。因而就变成了“扔东西”。
孩子的玩具,玩了几个月,上面脏脏的,也不再喜欢了,就随手扔掉。
孩子的学步车,等孩子能走路的时候,就变成了废品。
孩子的睡袋、衣服裤子等,虽然有九成新,但是存放在家,占地方,碍眼。
有一种智慧,叫“旧物再利用”。但是这样的智慧,在很多母亲的世界里,已经消失了。
我的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白天干农活,夜里做缝补。
旧衣服,经过母亲的手,变成了鞋垫、千层底、拖把等。
纽扣,也会被母亲收集起来。母亲说:“以后,还用得上。”
废旧的玩具,母亲会进行归类,尽量卖一点钱。
节俭,看起像抠门,其实是物尽其用,提升物体的价值,从而达到减少家庭开支的目标。
《尚书·武成》里写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对物品不珍惜,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家人。孩子在一旁模仿、思考。
03
“吃吃吃”的习惯,尽量让孩子吃好一点。
看过一个故事。
宋朝时,汴京有一富人家庭,孩子喜欢吃饺子,但是不要饺子皮,只要饺子馅。
富人家里,每天都有饺子皮剩下,然后倒入屋后的小河里。
附近寺院里的禅师见状,非常心疼,还把饺子皮捞起来,晒干,储存起来。
战乱时,富人变成了穷人,孩子和家人走散了。
孩子饥饿难耐,走进了寺院。
禅师拿给孩子一些饺子皮。
孩子说:“太好吃了,谢谢师傅。”
禅师说:“不要谢,这些东西,本来是你家的。”
孩子羞愧难当......
是不是你也像富人一样,对于孩子挑食的行为,尽量满足,而不是改变呢?
母亲做饭,都会考虑孩子的喜好,并且一家人都得顺着孩子的口味来。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挑剔,这样不能吃,那样不喜欢......花钱买吃的,不仅要精挑细选,还得挑出一部分不喜欢的东西。
把青菜挑到一边,山珍海味放眼前。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多半是母亲培养的。
04
太多的年轻人,经历了一个被“过于满足”的童年。
母爱如水,就像江水一样多,连连不断,却爱得过分了,滋养的不是心灵,而是陋习、惰性。
古人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每天一杯拿铁的习惯,需要改一改了。
过勤俭节约的生活,别管什么面子,给孩子一些吃苦的经历。
学会按需生活,而不是有求必应,每一样东西都用起来。
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心灵富起来,然后才去追求财富。
让孩子尽早独立,脱离父母的滋养,学会反哺家庭。
母亲的爱,是一种习惯,更应该是一种力量。
做有远见的母亲,孩子才有幸福的未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吓!好好行驶在隧道里,一辆车迎面开来……
来源:顺德警察逆向行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交通违法行为合格的驾驶人都会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而下面这名“糊涂”驾驶人做出的举动着实把人吓出一身冷汗近日,顺德公安交警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其驾车行驶至顺德北滘某隧道时一辆小车突然逆向迎面而来十分吓人接报后,交警通过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迅速查明逆行车辆驾驶人的身份并通知其到交警部门接受调查处理据驾驶人陈某交代套路网2023-05-08 14:13:280000老照片:清末时期夫妻合影,地主坐炕头数钱,真实生活百态
清末时期的老照片,许多都是西方的拍照设备和照相技术涌入,在清末时期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清朝的真实生活百态。一个时代的缩影。珍贵的历史老照片为我们呈现出清朝时期的画面,让我们后人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态,老照片有时代的印记,看一看还是很有韵味。岁月匆匆,时光如电,百年一世纪,世纪前,很多老人尚未出世,又有很多老人已先岁月而去了,感叹人生,何其短暂啊。套路网2023-07-25 13:03:0000006日上海丢失女童母亲发声,疑似有游客拍到小女孩的身影
上海女孩海滩玩耍时丢失,引发全城关注!10月4日17:20左右,一名4岁半的上海女童在南汇新城海滩上与父亲一同玩耍时走失。女童身高108cm,体重16.5kg,当时穿着蓝色连衣裙。父亲离开片刻回来后,却发现女儿不见了踪影。女童的家人以及众多网友都心急如焚,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安全归家。事发后,女童的母亲接受采访透露他们一家是上海本地人,第一次前往这片海滩游玩。套路网2023-10-12 13:31:540000惋惜!19岁以色列少女从美返以参战!杀3武装分子救战友后被击毙
巴以局势的变动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时不时从前线传来的新闻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抛开立场的对错,一位少女的牺牲让许多人感到惋惜,她的名字叫做拉维特,牺牲时只有19岁,本在纽约生活的她却将花一般的生命留在了战场。套路网2023-10-16 13:23:560000四川达州一校长成涉黑头目被抓,当地教育局:学校未受影响,已换新校长
极目新闻记者邓波谢茂视频剪辑邓波谢茂9月12日,四川达州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当地打掉以向黎为首的涉黑犯罪组织,该涉黑组织涉嫌聚众斗殴、故意毁坏财物、强迫交易等。为彻查全案,警方向广大群众征集该涉黑组织的违法犯罪线索。套路网2023-09-16 12:54: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