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里的3大修身智慧,学会受用一生
当遇到意见相左、不认可我们的人,得休便休,做好自己,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面对名利诱惑,私欲膨胀,我们倘若能做到不忮不求,看淡名利得失,不情绪内耗,何愁人生不幸福?“一勤天下无难事”,当我们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我们的人生会行稳致远,越来越顺遂。
富书作者:斜阳叶;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梁启超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毛主席也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翻译过来就是:所有近代的人物里,他只服曾国藩一人。
曾国藩科举之路坎坷,28岁才高中进士,本可以做一个远离战火纷争的文官,但时代的大潮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他不得不踏入战争的洪流,成为一名统帅大军的将领。
他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围剿捻军,兴办洋务运动,挽救晚清危局,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
他一生勤奋好学、修身律己,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
他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精华都写进了《曾国藩家书》里。书中近1500封家书,字字良言,入情入理,是后人修身学习的典范。
得休便休,做人做事留一线
俗语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就是指就凡事要留有余地,一个人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知机善退,就不至于招致失败。
而这句话在曾国藩家书中便是:“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换句话说便是,他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得休便休。
曾国藩与同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既是同乡又是战友。
曾国藩爱才惜将,在幕僚中发现左宗棠极其有才华,还颇具胆识,便极力举荐他。
虽然曾国藩一手栽培了左宗棠,但因个性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差异,两人渐生嫌隙,矛盾频发。
曾国藩在前线带兵打仗,平定太平天国叛乱,捷报频传,左宗棠却在背后捅刀子,举报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中虚报战功,欺君罔上。
当时,清政府江河日下,整个国家内忧外患,曾国藩一门心思想要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面对同僚的弹劾,曾国藩打破牙齿和血吞,得休便休,一切以大局为重,不仅不计较,反而雪中送炭。
1875年,在左宗棠收复新疆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时,曾国藩及时伸出援手,大力筹措军饷,不仅提供最精锐的湘军主力部队,还派出自己最得力将领出兵镇守,最终左宗棠成功收腹新疆,青史留名。
即便如此,左宗棠晚期依旧对曾国藩破口大骂,曾国藩却不以为意,继续和左宗棠共商国是,齐心协力为国献策。
曾国藩去世时,左宗棠在西北军营中,分身乏术,特意叮嘱儿子送上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时光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虽然两个人经常意见相左、平时也不太和睦,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最终让左宗棠钦佩不已。
与人争辩,据理力争不一定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让对方心悦诚服,这才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不忮不求,通透活法赢未来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曾国藩在阅读众多先贤所写的书籍之后,总结出一个道理——“不忮不求”。
“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简而言之,不忮不求,就是指不嫉妒,不贪婪,这也是古代圣贤所提倡的修身立世之道。
但贪婪和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年轻人心浮气躁,更容易滋生忮心、求心。
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曾国藩曾讲过一个宰羊屠夫的故事:
有个宰羊的屠夫,他曾帮助楚昭王恢复失去的天下,楚昭王再三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问及原因,他心平气和地说:
“当年大王丢了国土,我也丢了宰羊的工作,而今大王重掌天下,我又做起宰羊的工作,如同过去一样,这挺好。”
曾国藩借用这一典故是想告诉弟弟:人世间到处都有利益与财富的争夺,要学会看淡名利,当滋生忮心和求心时,只要你想一想楚昭王时期的“屠羊说”,那么功名利禄不过是天上的浮云,何必苦苦痴求?
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兵权在握,很多幕僚希望他能效仿曹孟德,进一步夺取天下。
以当时湘军的实力和旗兵的战斗力来说,曾国藩佣兵自立为王不是没有可能。但曾国藩却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自裁湘军。
此等令人费解的行为,用家书的一句话解释便是:“晓得下塘,须要晓得上岸”,当机遇来临时要把握住机会,但功成时要懂得身退,避免功高震主、晚节不保。
这是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说的话,曾国藩不仅铭记于心,此时刻鞭策自己,还用其告诫弟弟曾国荃,希望他能够做到审时度势、进退有度。
古往今来,上至名臣下至百姓,都会面临各种诱惑,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贪婪、不嫉妒呢?
一切正如曾国藩所说:“将于造福,先去忮心,将于立品,先去求心。”
面对物欲也好,面对权势也罢,一个人只有懂得不忮不求、不追求一己私欲,不过度追名逐利,才会内心富足,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
克勤克俭,身体力行美名传
曾国藩不仅不贪钱财、权利,还一生奉行节俭,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
生活中,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极其简单,每天只有一道主菜,还多以豆腐为主,只有宴请客人时,才会加一道荤菜。
除了餐桌上节俭,曾国藩的衣着也十分朴素,穿土布衣服,不着绸帛,衣袍鞋袜,大多是他夫人亲手做的。
在住行方面,曾国藩则习惯性在床上铺草席,盖土布,住老屋。
甚至在家门口,也不挂任何“相府”、“侯府”之类的匾额。当被问及个中缘由时,曾国藩说:“凡居官不可无清明,若名清而实不表,尤为造物所怒。”
他不仅自己如此,还告诫子孙:“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咸丰六年十一月五日,他给长子曾纪泽写了一封信:“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次子曾纪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这是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诲,要求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做到节俭。
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下:曾家男子,人人会耕地种菜;曾家女子,个个会做饭织布。
都说富不过三代,但因为曾国藩的言传身教,曾家六代子孙兴旺了百年,后世人才辈出,许多都是医学、农业、科学、交通等行业的翘楚,更是赢得“曾家无一是废人”的赞誉。
曾国藩力行节俭,不仅为自己赢得美名,也让曾氏后人受益匪浅。时光走过百年,曾国藩一生勤俭之风,依然闪烁着智慧光芒,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一直以来,《曾国藩家书》都是公认的修身齐家的经典范本,常言道:“精神财富比真金白银更珍贵。”尤其是在当下物质丰盈的时代,我们恰恰缺的是精神慰藉。
当遇到意见相左、不认可我们的人,得休便休,做好自己,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
面对名利诱惑,私欲膨胀,我们倘若能做到不忮不求,看淡名利得失,不情绪内耗,何愁人生不幸福?
“一勤天下无难事”,当我们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我们的人生会行稳致远,越来越顺遂。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透过别人的阅历而读懂自己的未来。
愿你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有前人智慧相伴。
作者简介:斜阳叶,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钱是赚不完的,要正正当当的赚钱花起来才心安理得
常州二院科室主任受贿上亿、名下房产20套;云南人民医院院长一次性受贿房产100套;阜外医院科室主任受贿高达12亿……对医药系统的贪腐行动刚刚开始,各种匪夷所思的大鱼纷纷落网,不敢想象一个科室主任竟然能受贿上亿,一个院长能受贿上百套房产,真的触目惊心,令人叹为观止!0000龚天鹏7月再推新作 从“诗情画意”里看见民族与世界的对话
在上海爱乐乐团的排练厅内,一场名为“诗情画意”的原创交响音乐会正在紧张排演中。7月9日晚,由90后青年作曲家、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龚天鹏以中国唐诗宋词和传世名画为题材而创作的《唐宋组曲》、钢琴协奏曲《夜半钟声》以及《国画交响曲》三部原创作品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套路网2023-06-12 00:13:560000第1健康丨夹不起菜,握不紧拳,都是“颈”不住的压力
今年68岁的黄大爷,一个月前,他说自己还在地里干农活,可回到家却出现了手脚无力、发麻的情况,而且症状也越来越严重。这让黄大爷很纳闷,自己平时身体硬朗,各种农活不在话下,怎么就突然手脚发麻也没劲了呢?《第1健康》第149期邀请的是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鲁宏博士,来带我们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警惕被忽视的“脊髓型颈椎病”套路网2023-12-15 10:52:510000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看看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
1062年7月3日,开封府的老百姓得到了一则让人悲伤的消息:“包青天”死了。一时间老百姓们如丧考妣,痛哭流涕,不断诉说着包拯生前的光荣事迹。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直陪在包拯身边的展昭,此刻却消失不见了,甚至连葬礼都没有参加。展昭为何一夜之间消失了?后人猜测,这一定和包拯的临终遗言有关。那么,展昭消失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包拯在临终前又说了什么?套路网2023-06-01 08:47:020001西安交大垃圾桶事件升级!王树国校长受牵连,学校和保安谁之过?
谁能想到,西安交大会因为一个垃圾桶和保安的一句话,而上了热搜,保安的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这个垃圾桶是给国际学院学生倒垃圾用的,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也正是这句话,备受大家争议。9月18日,一段视频在网上传出,视频上是一个西安交通大学的保安正在骂一名学生,只因该学生想把垃圾倒进一个留学生宿舍门口的垃圾桶中。保安骂道:“那边有个垃圾桶,你怎么好意思倒在这边垃圾桶”套路网2023-09-19 11:25: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