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

小麦覆陇黄

套路网2023-05-28 11:05:220

□韩开钊

过了小满,气温持续升高,小麦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波浪起伏的麦田开始由绿变黄。村寨田野上空时而划过的布谷鸟“呱咕呱咕,磨镰打锄”的叫声,似乎在提醒人们,麦收季节到了。“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默念着欧阳修的诗句,在这绿意葱茏,万木茂盛的季节,迎接小麦的丰收是最虔诚最快乐的事情。

在我国有着4000多年栽培种植历史的小麦,和人类关系密切,特别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是一个普通而绝对,平凡而伟大的存在。小麦麦穗不大,穗穗关平国计民生;麦粒虽小,粒粒皆是人间烟火。世界上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面食都是小麦的化身,作为滋养生命、哺育文明的最基本的食物食材,没有谁敢说能够离开它。

小麦从播种到收割,从绿油油的麦苗到金灿灿的麦穗,需要经过出苗返青、分蘖拔节,孕苞秀穗,扬花灌浆等环节,在一年中要占据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前期傲霜凌寒,栉风沐雨,大半年的时间都在默默积蓄。漫长等待,小满之后,用尽全力将所有的能量和养分朝麦穗上聚集,专注而热烈。南风一吹几乎一夜之间,经冬历春的小麦就会成熟的彻彻底底。小麦以昂首挺拔的姿态,以直刺天穹的豪迈,把生命的最后一刻展现得无比灿烂,让最极致的美好浓情挥洒在天地之间。

眼前的麦田一望无际,像闪着金光的辽阔海洋。小麦浓郁的清香吸引我走进麦田。站在麦垄上,籽粒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似身披铠甲的兵阵,又如胖胖的娃娃笑脸相迎。这麦穗是农民眼中的黄金呀。不,比黄金还珍贵。它是农民汗水的结晶,是农民对丰收的渴望,是对生活充满希望最坚实的底气。质朴无华的麦穗,以最原始极精致的状态镶嵌在共和国的国徽上熠熠生辉,接受国人的注目和敬礼。小麦这个几千年来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农作物,从根到梢萦绕着动人的歌谣,从头到脚蕴含着迷人的故事,通身浸润着文化的根脉,是华夏民族绵亘久远当之无愧的精神图腾。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小麦有一种天然的缘分和感情。尽管我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生,未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饿得不行的记忆,但我小时候整个社会还是徘徊在温饱边缘。没少吃高粱面、玉米面蒸的馒头,如果能吃上白馍那会是莫大的幸福。我们都经历过把馍篮吊在房梁上的年代,馒头也不是想吃随时就能吃的,即使吃面条也是汤面居多,偶尔能吃上一碗捞面条就会感到美滋滋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对细粮的渴望成为每个人心中很实际的念想,粮食的主贵让人们对小麦更是有异乎寻常的情结。

我在麦田里俯下身子,闻着麦草和秸秆特有的青气,这麦田好多年没有涉足了,但依然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我小时候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星期天放假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经历过几次三夏大忙,和小麦有过亲密接触,烙在脑海里的印记现在还是那么清晰。麦子发黄成熟,庄稼人脱一层皮的日子就到了。收麦无疑是一场虎口夺粮的战斗,考验着人们的体力和意志。我们也是天不明就起来步行到很远的麦地里,手握着磨过的镰刀,几个人一组排开,压荐割麦,弯着腰左手拨拢着麦子,右手用镰刺啦刺啦地割断,成排放在麦茬上。割麦时一直不停,不敢直起身,稍微站一下就会被人超越,想再追赶就会很难。大热的天毒辣辣的太阳当头晒着,麦芒扎人到处刺挠。汗水流到眼里也顾不上擦,往往一晌下来累得腰酸背疼,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桑杈装麦,菜耙楼麦,秸秆捆麦,我们也是啥活都干过。那个时候小麦脱粒没有机械,把割下来的麦摊在糙好的土场上,牲口拉着石磙来回转圈,把麦籽碾下来。麦收时节最怕的是变天,看到天突然要下雨,就赶快往场里跑去拢麦,和老天抢时间,怕把麦淋湿发霉。在大集体那个时代,全靠人工,效率太低,一个收麦季要持续很长时间,把人都累的筋疲力尽。当时怕中暑,用大锅熬炖绿豆汤,赤脚医生把仁丹送到田间地头。几分钱一根的冰糕是解暑解渴的最佳物品,有人把冰糕装在棉被裹着的纸箱里骑着车四处叫卖,那叫卖声充满磁性,对我们有着十足的诱惑力。

我上高中时,农村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分给各家耕种,我星期天从学校回到家也和父母到地里干活。当年从生产队攒价分了一匹骡子,父亲找人焊了个铁平车,算是运输工具。我记得那年收麦父亲在下面用木权把麦往车上挑,我站在车上踩麦,把麦垛好压实。拉麦回村在村口拐弯时,由于车上装的麦多轮胎又窄,一下子麦车翻倒在路口,我也从车上摔下,左手摁地手心被石子划破,里面的肉都露了出来,我也顾不上疼,只是看着一车麦子横七竖八堆满一地,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当时扬场没有场地,就在南地路边上,趁着有风把掺在麦里的杂物扬走。父亲把麦扬在空中,我把落下的麦草扫到一边。看着父亲肩上搭着一条毛巾也顾不上擦汗,扬起的麦粒在空中划出道道弧线,我感到那扬起的颗颗麦粒分明就是父亲沉甸甸的汗滴。参与过辛苦的劳作,我更加清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书本上简单的诗句。当我带着一袋袋白面去县一中上学交到伙房换取粮票时,我更能知道那一张张饭票里隐藏的都是父亲沉重的喘息。我明白了父亲为啥对种好地多收麦子那么近乎迂执的上心,小麦对我们这些农村家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后来像候鸟一样的收割机从南向北,成排进入麦田劈波斩浪,收麦就不再有过去那么辛苦了。机械化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对很多家庭来说原来的三夏大忙放到现在也就是一天半晌的事,沉重的收麦话题也渐渐定格在人们的回忆里。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小麦种子的繁育更新,小麦产量也在不断攀升。小麦不再是保证人们温饱的必需品,也在不断满足着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我工作过的延津县小麦生产闻名全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小麦产量连年提升,去年实打验收,千亩丰产方地块单产超过900公斤,再创黄淮麦区高产纪录。有着“中国第一麦”美誉的延津县,有三万多亩专供茅台酒作为原料的小麦基地,让醇香浓厚的国洒里浸润充溢着小麦的芬芳。县里引进的“鲁花”“克明”等国内著名面食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在深加工领域深耕细作,生产的高端产品丰富着人们的味蕾,滋润着百姓的生活。看着小麦在具域经济里挑起大梁,扮演重要鱼色,我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小麦在产业发展里应该有它独享的地位,应该有其被世人尊敬的荣光和辉煌。

前两天下雨,刮起了大风,我在担心着快成熟的麦子是否会受到影响。从路上看麦田整齐没有倒伏的现象,由此我想到了我认识的著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茹振刚教授。他带领团队试验研究解决了小麦倒伏、高产和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培育的百农系列小麦品种成为黄淮地区的主打品种,累计已种植3亿亩以上,增产效益无法用数字来计算。也就是说全国很大面积的麦田里种的都是茹教授培育的品种,我们吃的馒头里有很多是他的贡献。现在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小麦品质上,以期让更多的人能吃到“有妈妈的味道”营养更高口味更好的面粉制品。我每次见到茹教授,都对他充满敬意。我说您研究的课题关系民生,您的辛苦付出让很多人都在受益,你把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大地上,写在了农民的笑脸上。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各种面食美味时,可能不会想到这里浸透了很多像茹教授一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保证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关键是增产止损。既要挖掘潜力提高产量,也要统筹注意生产、运输、加工各个环节制止跑冒滴漏,杜绝浪费粮食现象。中央文件提出增产千亿斤的目标,河南省也做出了打造中原农谷、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战略决策,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上浓墨重彩、布局谋篇。新乡市作为中原农谷的主要区域,领导重视,政策引领,市场运作,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系列行动正按照规划如火如荼进行。

获嘉县位于“中原农谷”西区,从2022年冬天开始就着手搞农田设施大会战,全县动员,确定地界,填培路肩,修河整渠,为今春建设奠定了基础。“一轴二区五点”30万亩高标准农田规划正在从图纸上变为现实,维形初品。走在位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站在数智中心二楼平台上,向田野望去,阡陌纵横,一方方麦田波浪翻滚,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在这里建有土壤肥水测试中心,和成套的灌溉排水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偌大的地块得以实现自动化灌溉和无人机打药施肥;通过一键操作,粮食生产可以高效管理。现代科技为小麦生产插上了翅膀,金黄色的麦田里正在上演让老辈人连想也不敢想的新时代童话。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这首《观刈麦》被后世传诵了一千多年,其中更多的是对种田人辛勤劳累的同情和怜悯,对劳而无获的忧思和感叹。而今又到了小麦覆陇黄的时候,即将到来的麦收不会再出现以往繁忙的情况,麦收会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完美收场。小麦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亲密伴侣,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演绎新的传奇,金黄色的麦田始终会是最好看的风景。如果让白居易再来看一番,不知老先生会有怎样的感慨和惊讶,不知会写出怎样动人的篇章。(作者为获嘉县政协主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