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四极”交卷:四川GDP进阶6万亿,成渝双圈或破8万亿
每经记者:刘旭强 吴林静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28286
“西部第一经济大省”经济规模再上一个万亿台阶,达到6万亿元水平。
“6”是四川2023年经济答卷中最亮眼的数字。
1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2023年四川经济在开局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最终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增长6%、GDP突破6万亿元。
同日,川渝双子星的另一极,重庆也官宣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6.1%。
2023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四个年头,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特别谈到:“两省市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的区域,2023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持续提升。”
支撑
回顾四川经济攀升史,2007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1年突破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2018年跨过4万亿元台阶,基本按3至4年一个万亿元台阶的节奏稳步前进。接下来,迈入“5万亿元”“6万亿元”,明显提速。
2021年,面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四川仍然突破了“5万亿”。又过两年,经济体量再晋升一个台阶,同步完成年初制定的“GDP增长6%左右,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确保总量突破6万亿元”的目标。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717046
回顾过去一年,曾俊林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来概括,过程并不容易。
2023年刚一开局,四川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全国,后来才逐渐上升,经济增速上半年追平、前三季度反超,到全年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算得上“韧性十足”。
“2023年,我们不仅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而且多项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曾俊林解读,比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哪些领域支撑起了6万亿元大盘?曾俊林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功不可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也值得关注。
2023年首个工作日,四川即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超7400亿元。曾俊林表示,纵观过去一年,四川全省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1463个,增长2.5%。在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全省项目投资得以增长12.6%,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0.2个百分点。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3.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得益于这些“管当下、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投资,2023年四川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3%。
对于地方发展,实体经济是绕不开的澎湃动能,对拥有41个工业门类的工业大省四川更是如此。在四川的逻辑中,促进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是关键要义。
曾俊林提到,2023年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分别增长6.6%、11.9%,成为全省工业的新增长点。六大优势产业中,先进材料增长17.2%,医药健康、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9.6%和8.7%。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为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另一个支撑点,即“消费这驾马车越跑越快”。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餐饮收入35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并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此外,四川升级类消费品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5.2%,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品类零售额也实现两位数增长。
“虽然全省消费市场回升的态势在持续巩固,但距离常态化增长仍有差距。”曾俊林认为,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4%、低于2019年疫情前同期水平6个百分点,传统汽车及零售业态等部分消费领域也还面临“堵点”。下一步,还需不断夯实消费增长的基础,充分发挥促消费的政策效应。
均衡
打造省域经济副中心、区域中心,是四川推动国家战略在川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四川提出过“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8万亿”目标的实现,除了向“压舱石”成都要增量,更重要的是从省域经济副中心挖掘新的增长动能。
图片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官网
从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川北、川南、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经济体量均站上了新的台阶,“经过五年的深化拓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逐步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具体数据显示,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绵阳经济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突破4000亿元;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经济总量有望突破6500亿元;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经济总量有望突破5300亿元。以此计算,三大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将超过1.5万亿元,占全省比重四分之一以上。
这几大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建设,也是各有特色。曾俊林以数据总结称,绵阳经济持续领跑全省,供需两端均衡恢复。宜宾-泸州组团则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做强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突出体现在进出口总额超过500亿元。作为四川东向北向的潜在开放高地,南充-达州组团重点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上,第一产业发展规模居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元。
为破解依靠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全省的局面,从2018年鼓励“七城争创”开始,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区域中心建设一直处于不间断的推进节奏中。2023年底,四川省政府官网陆续公布两份与“省域经济副中心”相关的文件——《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简称《绵阳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简称《宜宾-泸州意见》)。加上去年11月四川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关于支持乐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意见》,四川7个“种子选手”中的4城,先行一步拿到支持建设经济副中心的方案。
四川为这些省域经济副中心定下了阶段性建设目标——
《绵阳意见》中显示,到2027年,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按2022年3600亿元的水平看,绵阳还要“跳起摸高”,2023年~2027年五年间年均要增长约500亿元。
《宜宾-泸州意见》中显示,到2027年,宜宾-泸州两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以2022年6000亿元左右的基础,宜宾-泸州组团年均要增长800亿元。
以目前公布的2023年数据来看,支持意见获批的“第一年”,绵阳经济增长接近400亿元,基本符合年均500亿元的预定节奏。宜宾-泸州组团合计增长500亿元左右,距离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的目标,仍要“努力垫脚”、携手前进。
绵阳目前得以领跑,一个关键因素是其处于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的发展快车道上。一个例子是,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镇园之宝、总投资280亿元的巨星稀土永磁项目,就属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合共建标志性项目之一。
西南财经大学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导汤继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这些这些腰部城市也迅速成长起来,四川经济将会呈现更好的态势。”
突破
1月19日,2023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3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7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在四川官宣“6万亿元”的同时,重庆也发布突破“3万亿元”的消息,中国经济版图“第四极”整体登上新的台阶。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05520
从2020年1月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现在正好四周年。2022年,两省市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区域的经济总量,就已达到7.8万亿元,距离“8万亿元”临门一脚。1月19日,曾俊林谈到:“我们判断,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有望突破8万亿,占全国和西部的比重持续提升,在全国的引领示范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
携手共进以来,川渝近年来发展势头尽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2019-2022年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由6.3万亿元提高到7.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6.3%提升至6.4%;2019-2022年双城经济圈人均GDP水平由6.6万元提高至7.9万元。
2023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为5.9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同期1个百分点。考虑到2023年四川、重庆的经济增速均快于全国,待2023年具体数据更新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经济大盘的占比大概率会进一步提升。
对此,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认为,四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占比在全国大盘中不断上升,说明成渝联手打造国家重要城市群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眼光放长,川渝两地制定了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届时两地的经济总量有望达到12万亿元。
汤继强提醒:“应当注意到,成渝地区整体实力和水平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还有差距,仍处于补短板、锻长板的爬坡上坎阶段,一些同质化竞争没得到最有效的优化。”在他看来,如若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未来成渝地区有望更进一步,整个中国的经济地理布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总量目标在前,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重难点。此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就曾共同提出《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直呈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国家政策支持还需加强等问题,联合吁请国家层面加大指导支持川渝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成渝地区在产业协作与重大项目共建方面有了一些突出的进展——
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推进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转型升级;推动248个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基础设施网络提速建设,2023年前三季度该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5%,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高11.2个百分点。
稳增长还在继续,经济大省仍需努力挑起大梁。底气有多足,既体现为经济总量的不断突破,也取决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质效。
每日经济新闻
“全职儿女,成为年轻人的唯一出路”:两代人的危机,要来了
01近段时间,出现了这么一个热词,全职儿女。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年轻的子女,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中,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帮父母做事,父母还会给他们一些生活费。无数网友都不解,为什么“全职儿女”这个词会出现呢?因为职场“淘汰”危机加剧,不少年轻人都不想卷了,那他们就会回到家中,陪伴父母老去。舒山有鹿2023-07-28 12:32:530000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来了,相比其他23省份,有两个鲜明特点,看看
山东近日公布了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算上北京、上海、山西、浙江、陕西等地,今年已经有24个地方公布了方案。那么,山东今年的调整方案有什么变化?那么对比其他23个地方,山东今年的方案有啥特点?退休人员可以涨多少钱?我们用案例来说明。套路网2023-07-25 14:44:320000有编制!合肥市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153人
2023年合肥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公告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经批准,面向社会公开引进153名急需紧缺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引进岗位具体岗位及岗位所需条件见《2023年合肥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详见附件2。扫码下载附件二引进待遇套路网2023-05-28 17:19:150000突发!这一地储户银行卡被“冻结”,建行回应→
近日,不少云南网友反映建设银行卡被“冻结”,并一度登上热搜。从网友反馈的问题来看,所遇问题在手机银行端显示为账号暂停客户交易,相关业务需到柜面办理,风险提示短信则显示相关银行卡交易可能存在风险,非柜面业务暂时无法办理。对此记者从建行客服处了解到,此类情况属于当地银行网点进行的分级分类管控,并非“冻结”,后者需要司法、公安等执法部门进行,银行无权操作。0001化肥造着造着,就不小心将自己造成军工大国?这有什么连锁效应?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图文|文贝编辑|小丁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观念之中,化肥本应该是出现在普通农家田间地头的东西,而军工则是高大上的存在。这任谁去想,都不会觉得这天差地别的两个研究方面会有一定的联系。可是,让人惊讶的是,确实有国家靠着一手制化肥的卓越能力走向了军事大国之路。套路网2023-07-26 21:20: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