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3

与时间赛跑!老龄化加速下,荷兰期待深化与中国失智症应对合作

套路网2023-12-04 12:25:012

10月底,年过七旬的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因患失智症(Dementia)决定正式告别影坛。在各方惋惜之际,失智症再度引发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失智症是一种老年疾病,最常见的形式是外界熟知的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又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心智会出现急剧功能退化,甚至无法认出亲人。

WHO发布的《公共卫生领域应对失智症全球状况报告》显示,目前就全球而言,有超过5000万失智症患者;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39亿。其中近60%的失智症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失智症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之后,威胁老年群体健康的第四大疾病。

WHO表示,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导致失智症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疾病负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压力不容小觑。作为全球最早步入老龄化的欧洲国家荷兰,对此深有感触。

此前,荷兰长期照护和体育大臣海德尔(Conny Helder)带领一支由企业家、政策咨询人士、医疗界、研究机构等组成的代表团开启对中国的访问,旨在探索认知症的临床诊断及科研,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护理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海德尔在上海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荷兰与中国一样,也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两个国家的失智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我们共同面临着照护和支持保持可及和可负担的重大挑战。”因此,海德尔一行目的就是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在这一领域共享彼此的经验。

警惕老龄化加速下人口结构失衡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较前一年增加0.9个百分点。在上海,同期,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

面对这一组数据,海德尔并不意外,“荷兰,或者在欧洲,这一情况更严重。”荷兰统计局的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荷兰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2%,其中8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老龄人口的1/4。未来荷兰老龄化将更加严重,到2040年时每3个人中就有1位65岁以上老人。

对于加速“狂奔”的老龄化现状,海德尔认为,一方面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使得长寿延长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国财政在老年与年轻群体的投入比重有所改变。“事实上,如今人口结构的天平越来越向老龄化倾斜,意味着失智症未来出现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她说道。

荷兰政府出台的《失智症国家战略2021~2030》显示,目前,荷兰大概有28万失智症患者,预计到2030年荷兰的失智症患者人数会增长到约42万,到 2040 年则会达到52万。在海德尔看来,相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不能忽视失智症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的出现,“但这又很难区分,尤其是年轻人表现出的抑郁症和失智症的一些表现往往会产生混淆。”

海德尔告诉第一财经,“未来几十年,失智症治疗成本会占到荷兰医疗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失智症已给荷兰乃至全世界的医疗系统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重负,而且这种负担会越来越大。对于当前加速走向老龄化的各国来说,这一点尤其不能忽视。”

上述战略显示,在2015年荷兰失智症治疗成本约为66亿欧元,但是到了2040年成本则会增加到156亿欧元,“在未来失智症将是导致荷兰人口死亡的首要因素,给社会带来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全球层面,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报告显示,每年用于失智症的治疗和护理费用已超过60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失智症的全球成本将增加至1.7万亿美元。

除了财政方面的挑战,海德尔表示,以荷兰为例,在少子化的趋势下,适龄劳动人口不断下滑,意味着照护失智症患者的人员也在逐渐减少。

自2004年以来,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部发起了很多失智症相关项目,持续不断对该领域进行研究。上述战略专注失智症的各个方面。未来几年,荷兰计划实施失智症联合研究,把失智症不同研究领域的各个项目联合起来,实现融会贯通。

海德尔对第一财经强调,“失智症患者很重要。他们也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也应当被重视。我们的目标就是保证失智症患者能有机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角色。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需要给失智症患者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推动社会行为发生结构性巨大改变,让失智症患者仍然能体面地生活。”

中荷在失智症应对方面有哪些合作空间

要改变在应对失智症方面的财政挑战以及人手短缺现象,海德尔认为,首先,就个人而言,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逐渐丧失功能、可能有患上失智症倾向的老年人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照护,通过外界的干预放缓疾病对健康的冲击,比如早期诊断很重要;其次,如果各国通力合作,相信能加速找到应对、甚至是攻克失智症的方法。

在中国,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海德尔表示,荷兰的养老体系大致相当,比如政府鼓励所有老年人居家养老;其次,从基础设施上保证每个小区或标准区域拥有一个保健机构;对于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或者患有严重疾病需要有人专门护理的老年人,则由养老院进行集中保障。

此次,汇聚了诸多荷兰生命健康科学机构的平台Task Force Health Care(TFHC)也随同海德尔一起来到中国,寻找在养老领域志同道合的中国伙伴。TFHC执行经理Micha van Lin告诉第一财经,在TFHC平台开展的项目聚焦科研领域,其中涉及大量创新,“我们当然也希望能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使各种想法能产生实际的效应。在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解决方式。”

海德尔也告诉第一财经,与中国一样,人工智能(AI)在荷兰也是备受热议的话题。至于AI在应对失智症方面的作用,海德尔举例道,比如在养老院中,AI一方面可以帮助评估照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对比患者多次就诊的报告数据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对于居家养老,也能通过远程视频的就诊模式节省就诊时间。”海德尔相信,AI技术能帮助缓解医患关系,但是她也强调,AI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我们正处于如何使用AI的早期阶段。如何将AI与养老领域很好地融合,也是我们在探索的事。我相信,AI是个足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做很多准备。”

其实中荷在养老领域的合作已经开展近二十年,荷兰的建筑设计机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都积极参与其中。比如,鹿特丹和上海早在2006年就展开了养老领域的合作;2018年,两国政府商议将围绕健康老龄化议题展开合作,并签署了养老合作备忘录;今年,荷兰卫生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决定将合作备忘录继续延续,以便在长期照护和健康老龄化上继续交流合作。

就在今年上半年,Micha van Lin在荷兰接待了来访的中国代表团。同时,TFHC还携手7家荷兰养老企业、机构共同参与了5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分享荷兰在应对失智症、养老照护领域的经验。

在促成中国与荷兰在养老领域合作的同时,让Micha van Lin印象深刻的是,荷兰与中国虽然国情不同、经济体量不一,但在养老照护方面处于同频。“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但关键在于如何契合中国与荷兰的国情。在荷兰,我们非常强调,不仅仅是要鼓励探索新技术,更重要的是确保技术的正确使用。技术与商业的融合发展(codevelopment)是为失智症找到有效解决方式的关键。”

当然,在与中国市场打交道的同时,Micha van Lin深感两国的不同,比如中荷的社区规模、社区融合的情况完全不同,养老院、日托等机构、康复中心等存在很多差异 。“将这些不同进行对比是非常有价值的。除了荷中两国的科研人员可以联手就失智症的病理进行合作研究外,在政策的推行方面也是可以相互合作。两国文化、社会运作模式不同,不能进行所谓的简单复制,必须摸索到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式。”他说道。

在海德尔看来,单靠一国力量无法应对医疗领域的各种未知,未来最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与时间赛跑,确保提高失智症群体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让这一群体坐在轮椅上等待生命的尽头,“他们的记忆虽然空了,但需要确保他们的生活依旧丰富。”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