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想着“挖呀挖呀挖”?小心!已有人因此紧急送医→
近期
一首儿歌火遍全网
大家都被“挖呀挖呀挖”洗脑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
一个“一时挖一时爽”的动作
⬇️

这个行为
你是不是也经常做?
警!惕!
#频繁挖鼻孔或增加患病风险#
相关话题
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经常挖鼻孔
可能会出现哪些危害?
经常挖鼻孔,易抠掉呼吸道的第一屏障——鼻毛,破坏保护屏障。鼻毛对吸入的外界空气具有过滤作用。
鼻孔里有丰富的血管,是潜在出血区,受到轻微外伤即会引起鼻出血。

挖鼻孔容易使鼻孔内上皮受损,导致被手上的细菌感染,使鼻前庭发炎,鼻孔皮肤变得干裂、疼痛,形成红肿结疖。
人体鼻部静脉与颅内静脉是相通的,挖鼻孔时,手部细菌进入鼻腔,引发感染。鼻部感染灶致病菌可通过静脉进入颅内,引发致命颅内感染。
前不久
广东深圳一位8岁男童
因经常挖鼻孔
被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
紧急送医
↓↓↓

为啥挖鼻孔让人“欲罢不能”?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心理教师曹大刚认为,这可能与挖鼻孔会给人带来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以及满足情绪有关。但是,从长远来看,频繁挖鼻孔,对鼻腔的健康并没有益处。
“但有些人会控制不住地挖鼻孔,这可能是焦虑状态下出现的一种强迫性行为。”曹大刚说,“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鼻腔真的需要天天清理吗?
医生指出,鼻毛有一定自洁能力,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

有必要的话,建议用专门的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器,清洗鼻腔,干痂较多也可涂薄荷油等湿润剂。
如果鼻腔出现炎症,导致分泌物大量增加,建议尽早去医院就诊。
忍不住掏耳朵
患病风险也会增高
很多人没事就喜欢掏耳朵。随性派的直接上手,接地气的用挖耳勺,婉约派的用棉签……但是,掏的方法不对或过于频繁,疾病风险也会随之升高!
掏耳朵的快感来源于外耳道神经末梢的刺激,而耳屎其实是皮肤腺体自行分泌的物质,包含了灰尘和皮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阻挡异物进入耳道,还能保护耳膜。

耳道有天然的自净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都能够自行排出。比如我们在说话、吃饭、打哈欠的时候,耳屎会随着下颌的运动,借助耳道里面的汗毛进行推动,悄悄地从耳道里面排出来。
因此不要经常随意掏耳朵,若不小心戳伤耳膜,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得不偿失。
若出现耳涨、耳痛、听力下降等问题,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排除相关疾病。
编辑:文茜婷
资料:申工社
成都的游戏产业,簇生在这块占地不到1%的土地上
上个月,成都高新区迎来网易雷火艺术中心的入驻。雷火事业群总裁胡志鹏表示,这次合作是网易入驻成都的第一步,也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开端。选择落户高新区的大厂不止网易,腾讯、完美世界、西山居、IGG、育碧(法国厂商)、2KGames(美国厂商)都比它更早入驻这里。套路网2023-07-05 19:11:260000俄总理公开权威数据,揭示运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低于预期
俄罗斯总理近日公开了一份权威数据,揭示了运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远低于外界预期。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能源市场的震动。根据公开的数据,运往中国的俄罗斯天然气价格远低于外界普遍预期。过去几个月,市场普遍认为俄中天然气价格将会在高位维持,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俄总理公开数据后,中俄天然气合作迎来了新的局面。低价的俄罗斯天然气将为中国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也将推动中俄经济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套路网2023-09-18 13:34:040000重庆大学“曲风雅韵”走进上海中小学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0日电(记者钟旖)日前,重庆大学川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师生应邀分别走进上海市长宁区的愚一小学向红分校、姚连生中学,开展“曲风雅韵”——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为上海市中小学师生、家长及社区代表等展示了以川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000浙江台州:擦亮“宋韵黄岩”金名片
来源:台州日报5月10日,台州黄岩博物馆开启为期两个月的“宋服宋瓷之华章”展览会,2件入选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的文物亮相,“宋服之冠”再度惊艳世界。0000陕西西安:图书馆里人气旺
暑期,在陕西省西安市,不少人选择来到图书馆,在舒适清凉的环境里阅读、自习。图为8月4日,人们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阅读、自习。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7日13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套路网2023-08-07 15:44: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