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名缅北涉诈嫌疑犯落网,三个关键点看跨国反诈新动向
近日,几则跨境打击电诈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
8月23日至26日,24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从缅甸押解回国;
9月3日,云南西双版纳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打击行动,一举打掉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1个,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69名。
近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积极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合作,1207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成功移交我方。
……
可见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我国对于境外电信诈骗窝点的跨境打击也逐步加紧,越来越多的境外诈骗嫌疑犯落网,被押解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
记者梳理发现,本轮跨境打击电信诈骗呈现出了参与部门众多、打击矛头集中、打击链条延长等特点,这不仅是相关部门对于社会民意的及时反馈,也代表着《反诈法》出台后,我国在治理电信诈骗方面的重大改变。

关键点1:缅北成为高频词
电诈分子潜藏境外实施诈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因为电信诈骗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型犯罪,不需要犯罪分子与受害者面对面接触,而是一切都在线上进行,理论上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实施电信诈骗。
而随着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对于犯罪分子来说,潜藏境外则可以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的打击难度,因此不少犯罪分子纷纷选择在境外“安营扎寨”。
他们选择的目标国也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公安部先后与肯尼亚、马来西亚、柬埔寨、亚美尼亚、越南、印尼等国家及地区开展执法合作,抓获了大量中国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
但是在这一轮的跨境打击中,缅北、缅甸却成为了高频词,不仅出现频率高,从这里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更是数量众多,动辄成百,甚至上千。
这与缅甸、特别是缅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政治生态有密切关系。缅甸民族武装冲突不断,缅北至今仍是军阀林立。在这种环境中,诈骗集团“如鱼得水”,甚至将部分民族武装和军警“拉下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诈骗分子的“生意”也越来越差,因此缅北电诈集团不仅组织人员从事电信诈骗,还深度参与到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敲诈勒索等犯罪中去。
在缅北电诈集团的相关新闻中,毒打、水牢、剁手、活埋、割腰子等词频繁出现。近期热映的电影《孤注一掷》,便生动展现了缅甸电诈残暴、血腥、恐怖的一幕幕。
因此,人民群众要求打击缅北电诈集团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一轮的跨境电诈打击中,缅北便理所当然成为了打击重点、矛头所在。

图源: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
关键点2:参与部门增多
翻看过往新闻,可以发现,此前跨境打击电信诈骗窝点,一般是公安部门通过开展国际警务合作,依托当地警方,进行跨境打击。
例如2018年10月,公安部派出工作组,联合柬埔寨警方捣毁了位于柬埔寨金边、茶胶等地的3个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33名,随后公安机关通过3架民航包机将这233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
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于电信诈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反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特别是去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实施,更是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是反诈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以往由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一趋势反映在跨境打击上,便是参与部门越来越多,联动机制也越来越完善。
去年6月,公安部便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等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拔钉”行动,严厉打击惩处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
今年8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在泰国清迈联合举行针对该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
8月28日至29日,《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协定》执行情况第17轮司局级会晤在北京举行。双方就完善会晤机制、便利人员往来、打击跨境电诈合作等达成重要共识。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中央政法委等部门也密集表态,并逐步采取有效管用的措施,释放了联合打击境外电信诈骗的强烈信号。
可以说,如今对于跨境打击电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视程度和打击力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图源: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
关键点3:打击链条更全
其实,在境外端掉一个又一个窝点的同时,在国境内,对于电信诈骗产业链的打击,也从未停止,并且在近年来,追索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可谓是国外国内一起打,上游下游都要抓。
这是因为纵观整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虽然直接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潜藏境外,但他们想要顺利得手,并成功将犯罪所得转移出境,还是离不开境内人员有意无意的协助。
如果在早期,电诈分子还能一手包办所有流程,那么随着电信诈骗产业的发展,便会固定专人负责其中的某个环节。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条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黑灰产业链。
如果只打击电信诈骗团伙,只是打掉了这条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填补这个空缺,只有开展全链条打击,将整个产业链连根挖起,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从源头上减少电诈犯罪的产生。
信息流、网络流、资金流……针对这些电信诈骗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安机关联合电信运营商、银行等部门,近年来持续组织开展了“断卡”“断流”“断源”“断号”“断包”等行动,全力斩断电信诈骗犯罪的技术支撑、通信通联、洗钱等各个犯罪链条,形成强力震慑。
数据便是明证。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涉信息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7.1—2021.12)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近5年来,帮信罪在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中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开始激增。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帮信罪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
帮信罪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
换言之,犯有帮信罪的犯罪分子,虽不直接参与电信诈骗等网络信息犯罪,但却为相关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增加了网络信息犯罪的“成功率”。
其实近年来,通过对涉诈黑灰产业链的打击,已经有效提升了境外电诈分子在境内开展电诈犯罪的难度,境内电诈案件发案数有了明显下降。
如今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日益密切,公安机关开始频繁进行跨境打击,可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诈犯罪分子被押上法庭,接受法律的裁决。
南方 记者 汪棹桴 见习记者 辛腾旋
【作者】 汪棹桴
南方法治
8月8日立秋,“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是早是晚?答案来了
“热热热,热死牛”,每年的这个时候,相信这是大家的心声吧!8月8日,立秋的日子就要到了,“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之谈,那么今年的立秋到底是早还是晚呢?别急,答案马上揭晓!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什么是立秋套路网2023-07-26 03:40:070000【人社日课·12月12日】退休人员去世后,养老金怎么办?
套路网2023-12-12 11:27:480001各位家长,警惕这种新型退费骗局
暑假期间,有家长接到不法分子伪造的公文,谎称办理校外辅导班的退费手续,诱导添加社交群,所谓“客服”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家长转账到指定私人账户后失联,给家长造成金钱损失。0000新闻早餐丨出境游市场降温,中国跌出泰国最大客源地
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早上好!欢迎收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音频栏目《新闻早餐》,今天是2023年8月11日,星期五,农历六月二十五。聚焦热点【出境游市场降温,中国跌出泰国最大客源地】0000